上海新闻

安全隐患触目惊心 明察暗访督促整改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71
危化品现场管理混乱

12月4日12时45分,省政府安办组织暗访人员来到联华林德联氨精密气体(厦门)有限公司。一进大门,发现企业门卫在打瞌睡;进入生产区域,更多管理问题被一一查出:

按照安全规范要求,爆炸区域内的所有电器必须是防爆型的,但企业的原料液氨储罐区外的风冷机组风扇电机却是非防爆型;液氮区域压力表上检验标识已模糊不清,汽化后的氮气管线上的安全阀已到送检时间但未送检,可能造成仪表失效,影响生产安全……

12月4-6日,省政府安办组织了10个督查组,采取明查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分赴福建全省10个设区市,开展油气和危化品输送管道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督查。

省安监局监管三处处长邱美辉说:“察访明确要求在一天的‘明察’外,还有一天‘四不两直’的暗访,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访查结果表明,危化品企业的现场管理漏洞,和油气管网安全区域违规占压,是比较突出的问题。”邱美辉说。

12月5日,暗访组来到三明旭鑫气体有限公司充装站。混乱的作业现场令人担忧:液氧罐区堆放着废弃氧压机、杂物和杜瓦罐,充装工序现场堆放着汽化器、真空泵等闲置设备;气瓶杂乱地堆放着,氧气、二氧化碳气瓶没有设置防瓶倒措施……“充装作业现场可谓是‘脏乱差’,闲置真空泵漏油了,氧气充装现场很多油污。”督查组的危险化学品专家戴志平指出,更为严重的是,站区未经报备擅自增设了6个液碱贮罐。

其间,暗访组还察访了福建台华化工有限公司、厦门庆和化工建材有限公司等企业,发现了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探头损坏、甲类仓库巡查记录缺失、甲类车间边上的紧急洗眼器无法正常使用等问题,立刻责令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督促整改。

据统计,此次督查共抽查10个设区市的76家企业,共发现隐患和问题480条。安监部门采取了约谈企业负责人、组织督查组进行现场督办、逐一复查等措施。据介绍,截至目前,福建省东南电化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42条隐患均已整改到位;未整改到位的福州外贸食品冷冻厂已由福州市安办挂牌督办,责令其停产整顿。

油气管网附近堆放易燃物

11月29日,泉州市泉港区安办组织相关部门来到湄洲湾氯碱公司丙烯管道、福橡化工有限公司丁二烯管道进行安全检查。

走近管道周围,只见廊架安全距离内杂草丛生;2388米长的管廊中,部分安全警示标识毁损,管廊架上还有人拉起了绳索晾晒衣服;在管廊架安全距离内,有居民建起了鸡舍等临时设施,并堆放着垃圾、木板等易燃物品。

5日,督查组来到厦门集美大道改造工程中科院环境研究所路段,这里将要进行拓宽马路,还要布、改市政管线,路段下方,是已经试车的中石化输油管道。“拓宽道路一般都需要重型的机械设备,这对下方的输油管道可能造成影响;市政管线也需要和输油管线保持安全距离。”邱美辉说。据了解,目前厦门市政府已经召集发改、国资、安监、经发、市政、建设等相关部门及企业负责人,现场进行协调,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近日,省油气管道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来到福清市联合督查。专家发现,由于高铁两侧建设绿化工程,深根树木被种植到了成品油管道中心线(约10公里长)两侧各5米安全保护范围内。“根据规定,油气管线的安全范围内不可种植灌木,这会威胁到成品油管道运行安全。”省政府安办工作人员说。据了解,目前福清市正在抓紧制定树木迁移整改方案,力争今年年底前处理完成。

在督查组明察暗访的同时,福建全省各地也迅速反应,进行全面自查自纠。省油气管道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省经贸委和省住建厅、交通运输厅等行业主管部门,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和省石化集团等均制定了专项检查实施方案,各油气、城镇燃气、危险化学品管道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对排查出的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及措施。莆田市制定了管道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牵头组织对357.4公里燃气管道、670辆加气出租车等开展检查。在油气管网的安全隐患整改中,厦门市组织安监、经贸、港口、消防等部门及安全生产专家,对油气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设施设备运行、应急预案演练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本报记者 陈旻 林姗 通讯员 沈良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