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国际大环境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能过剩、需求不足、成本上升、增长乏力等问题不断涌现。如何帮助福建省国企渡难关?今年初以来,省国资委组织举办了6场省内国企产销服务对接会,并在门户网站上开辟“企业产销对接”专栏,促进国企在产品领域形成产销联盟,在服务领域建立协作关系。在其推动下,仅省属企业就已实现业务对接合作金额近20亿元。
“福建建工集团和省冶金(控股)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将对我们的产品采取集团式采购。”省冶金(控股)公司下属的南平铝业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周明华说,“南平铝业作为材料生产供应方,将在价格体系内,以最合理的价格为需求方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福建水泥已是连续第5次参加国资委系统的产销对接会。通过该平台,福建水泥的产品进一步扩大了在省内码头、交通等工程项目中的应用。22日,福建水泥又与宁德城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决定于下周对接具体事宜。公司副总经理吴旭波透露,双方除产品产销对接外,还将商讨共同延伸产业链的有关细节,生产商品混凝土。
事实上,产销对接已超出工业产品和消费产品的范畴,拓展延伸至服务领域。
省交通集团与晋江鸿山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是较早开展业务对接合作的两家省属企业。省交通集团资产运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集团下属的省轮船总公司与鸿山热电达成合作协议,在前者的船期符合后者运输需求的前提下,由前者提供2-3艘专用船舶,为后者提供电煤海运的服务。目前,省轮船总公司提供的电煤运输量,已占到鸿山热电整体需求量的一半左右。
“双方的长期协议价,较为稳定,尽可能避免运价受市场波动影响,确保双方成本相对可控。”该负责人说,“正因如此,虽然近年来航运市场不够景气,但省轮船总公司仍维持了一定的利润。”
省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认为,产销对接,推动了福建全省国企之间互通信息、互为市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帮助企业拓展了市场空间,延伸了产业链条,加快了转型升级。(谢贤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