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上,福建代表团441名运动员参加了21个大项、28个分项、207个小项的比赛。八闽体育健儿发扬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勇夺18枚金牌、23枚银牌、22.5枚铜牌,奖牌数、金牌数列全国第十;获总分1402.5分,这一反映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指标列全国第九。
此次,福建省参战全运会决赛运动员数、获奖牌数、总分均创历史新高,书写了福建竞技体育的新篇章。
众人拾柴,天道酬勤
本届全运会,福建省代表团在传统优势项目上发挥正常,取得良好成绩,尤其是羽毛球、田径等项目强势回归,体现了福建省在竞技体育传统项目上,组织管理、训练理念、队伍培养和技战术创新有较高的水平。
同时,福建省进入决赛的项目增多,反映了福建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有新发展。女子花剑原为外省垄断项目,福建省花剑女选手在开赛第一天技压群芳,囊括金、银、铜牌;体操、射箭、19岁以下男排等战绩不凡,这些将成为优化提升福建省竞技体育总体实力的重要突破口。
帆满船快橹桨齐。福建体育实现新的跨越,靠的是集体力量、智慧结晶。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福建省参赛工作。代表团出征前,福建省领导专门听取备战参赛工作汇报,出席代表团成立仪式。参赛运动员每夺得奖牌,福建省委省政府即第一时间发去贺电,向运动员及代表团表示亲切慰问和热情鼓励。
社会各界热切关心、全力支持。比如,大连瓦房店皮划艇赛场与驻地相隔有一小时车程,在当地的福建老乡怕运动员往返劳累,就多方联系赛场附近的住地。
福建代表团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在备战中,所有体育局领导均下挂中心,并组成两个督导组,不定期到各个项目检查,还多次以集中会诊的形式召开了分析会,认真剖析、查找问题,促进训练质量的提高。全运会开幕后,代表团团部做好各运动队的服务保障工作,同时,建立赛时信息化平台,每晚召开总结分析会,对当日赛况进行综合分析与总结,对第二天的比赛进行预测与研判。
教练员、运动员精益求精、砥砺奋进。本次全运会上,田径队夺得3金1银2铜,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近8年来,每年春节田径队上下都是在田径场上度过的,因为冬训是运动成绩提高的关键期。年初,老将谢荔梅得了气胸,住院半个月痊愈后即投入备战,不料坐骨又老伤复发,她却一边治疗一边坚持训练;跳高名将郑幸娟左踝不久前受伤,她打了封闭针,坚持训练……
敢拼会赢,追逐梦想
敢拼会赢,八闽健儿用实际行动,精彩诠释福建精神。福建是中国羽毛球的发祥地,名将辈出,战绩卓著。本次男子团体决赛,福建省在第一单打发挥失常、第一双打又不敌对手的情况下,全队上下毫不气馁、相互鼓劲,小将田厚威不畏强手,把名将陈金拉下马,提振了全队士气;郭振东、洪炜气势如虹赢得上风;与对手实力相当的小将张祺沉着应战、顽强拼搏,终于战胜对手。最后,福建队惊天逆转,战胜志在“五连冠”的江苏队。
田径运动员郭凡在4×100米接力决赛最后一棒冲刺阶段,大腿突然拉伤,但他强忍剧痛跑完全程;体操小将姚金男比赛时受伤,咬牙坚持,勇夺女子个人全能冠军。即将成为国家女子蹦床队教练的老将黄珊汕、蹦床新秀刘灵玲、跆拳道赛场上的黑马黄晓纯等,虽然没有走上最高领奖台,但他们坚持不懈、奋勇争先的精神,让人喝彩。
全运会是对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阅,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福建省获奖项目的结构有所优化,一些项目的质量和水平有所提高,但与金牌榜、奖牌榜排名靠前的省市相比还有差距,综合竞争力有待提高,传统项目还须向拳头项目转化。本届全运会,浙江省在游泳一个大项上就获得15枚金牌,其项目集团优势值得我们借鉴。
现代竞技体育发展,既需要广泛的体育群众基础,又需要科、训、医一体化全方位保障。本届全运会,呈现出体育强省更强、大省更大的趋势,福建竞技体育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全运圣火已经熄灭,然而闭幕不是终点,福建体育人将奋力迈向攻坚克难、再攀高峰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