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在漳平法院立案大厅里,党员干警们为前来咨询的群众送去周到的服务。诉讼办理台前摆着多块牌子,巾帼文明岗、工人先锋号、青少年维权岗……党员干警们用爱和无限的工作热情践行着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
这是福建法院抓党建带队伍,展示党员干警良好风貌的一个缩影。
福建法院坚持“抓党建、带队伍、促审判、树形象、创一流”的总体工作思路,始终把打造高素质的过硬队伍作为基础性、系统性工程来抓。福建全省法院机关党组织全面推行“1263”机关党建工作机制,有效推动队伍素质、审判质量和司法公信力的提升。2009年以来,福建全省法院审判质量综合评估指数连续四年居全国法院前列,先后有56项(次)工作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或在全国法院会议上交流经验,为福建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党建工作是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马新岚说。
配强“火车头” 提高班子带动力
在省法院审判委员会小会议室,所有的凳子都加装了硬座垫。这是对付腰椎和颈椎病的标配。原来,审委会成员长期加班加点,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很多人有腰椎和颈椎病,凳子加了硬垫子,能坚持得更久。
近年来,福建全省法院受案总数以12%的年递增率增长,但审判质量评估指标却稳居全国前列,九成以上的一审案件当事人服判息诉,“案访比”连续多年居全国低位……漂亮成绩单的背后,是无私的奉献和辛勤的付出。
“我们一直坚持‘五加二’‘白加黑’,挑灯夜战成了常态。审委会有个惯例,只要工作需要,周末必须加班。为什么?因为领导干部要作表率!”一位审委会成员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讲党性、比奉献”的良好氛围中,一大批干部得到锻炼。从时代先锋詹红荔到情铸法魂的蔡俊忠,从“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吴景星到妙手解开千千结的兰惠琴……2008年以来,福建全省法院共有1008个集体和2079名个人受省级以上表彰。
这些先进典型之所以过得硬、叫得响,与健全完善的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机制密不可分。省法院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党组负责同志坚持每年为机关干警上党课。领导带头上党课,在福建全省法院蔚然成风。
为提高“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省法院下发《加强福建全省各级法院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着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公信型领导班子;持续推进治庸、治懒、治散、治腐工作,深化“好绩效、好作风、好形象”等作风纪律建设;建立每月思想作风分析会议制度,督促解决队伍中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法院领导班子绩效综合考评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审判质效评估和工作绩效考评体系,为客观公正科学评价干部奠定基础。
找准“推进剂”增强基层战斗力
“我在公司上班期间,外出洽谈业务的途中出了车祸,可公司拒绝认定为工伤,不肯支付补偿。我该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今年春节前夕,在广东打工的永定大学生流动党员小卢,通过QQ向永定法院城郊法庭咨询工伤纠纷问题。法官打开QQ,热情地作了详细答复。
2012年11月8日,永定法院率先成立基层法庭法律服务e支部,16名基层法庭党员全部挂钩上线,开通微博、电子邮箱和QQ专户,与院机关民事庭年轻党员一起,通过QQ在线为大学生流动党员提供法律服务。这是福建法院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积极尝试。
为适应新形势,福建法院大胆探索,走出一条“本级先动、系统带动、三级联动、整体推动”的党建工作路子。
福建法院全力抓基层打基础,做到“支部建在庭上、先锋亮在岗上、党旗红在院上”。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加强和改进法院基层党组织设置,福建全省204个基层法庭全部成立党支部,其中96个法庭被评为省级优秀人民法庭。省法院通过公推直选,产生了新一届机关党委、纪委。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分类定级,突出抓好一般和后进党组织的整改提高、晋位升级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进位争先活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看、听、训、考”等方式, 提升党务工作人员的能力。
针对新形势下基层法院党建工作的新特点,省法院全面推行“1263”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开展“迎接党的十八大、创先争优当先锋”“党员先锋岗”等活动,取得明显成效。2012年以来,福建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审结案件15万余件,设立巡回审判点677个,调撤率为67.31%。
把握“共振器”提升司法公信力
3月1日,武平县法院会议室,一场简朴而热烈的签约仪式正在举行,武平县委党校、县法院签订党校课堂与法官讲坛互动合作协议书。3个月以来,武平县法院积极履行协议,两次派出资深法官为党校科级干部培训班和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开展以预防职务犯罪等为主题的讲座。
这是“立足审判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审判”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福建法院坚持把机关党建工作纳入全院综合目标管理,与审判工作同计划、同实施、同管理、同监督、同考核、同奖惩,取得明显成效。
省法院机关每季度评选优胜“党员先锋岗”;漳州中院在诉讼服务中心、法警支队推行党员责任区制度;宁德中院在诉讼服务中心打造“六零”服务窗口;平潭法院成立党员法官服务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引导党员干警在一线积极作为、展示风采。2012年,福建全省法院案件质量评估综合指数为86.06,同比提高4.25;在可同比的27项指标中,21项呈增益效果。
各级法院充分发挥地域、部门优势,总结党建工作的好做法,创新、培树具有福建法院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打造了涉台涉少涉军审判、生态“绿色司法”、海洋“蓝色司法”和“三全”调解、“无讼”建设等司法品牌,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高度肯定。
福建法院注重把抓好党建工作的具体成效落实到司法为民上。全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93%以上的法院建成标准化诉讼服务中心。深入开展“四下基层”和“司法走转改”活动,共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基层群众4万余人次,征集意见建议3146条,做到“感情在一线倾注,责任在一线落实,服务在一线到位,问题在一线解决”。(本报记者 包骞 闵凌欣 通讯员 詹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