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国家级漳州台商投资区内一片欢呼声,福欣特殊钢项目成功炼出第一炉钢水。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2亿美元,主产400、300系列高纯度不锈钢板,冷、热轧板最薄仅为0.2和0.3毫米,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也是福建省最大的不锈钢生产项目,一二期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400亿元,产能规模居世界前列。
福欣特殊钢项目由台湾台塑集团投资。近年来,众多台资工业企业落户漳州,其中属台湾百家大企业和上市公司的除台塑外,还有灿坤、长春、统一、泰山、天仁、台湾玻璃、正新橡胶等。
漳州致力于先行先试,相继出台了《保护台胞权益的暂行规定》、《扩大漳台经贸合作的若干规定》、《鼓励投资和扶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台商创业和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为台商台企营造了投资发展“暖环境”。全市对台、外经等有关部门也都面向台商,加快职能转变,创建高效的服务机制。
台企项目在漳州顺利推进。在龙海港尾,总投资50亿美元的台塑华阳后石电厂已建成7台发电机组,
装机容量420万千瓦;在古雷台湾石化产业园区,总投资188亿元两个石化启动项目——腾龙芳烃和翔鹭石化主要设备已安装完毕,预计年内可投产,年产值可达1000亿元;在南太武高新技术产业区,总投资10亿美元的正新橡胶一期项目已投产,日产摩托车轮胎上万条……
随着越来越多台企项目落地建成,漳州食品、机械、电子、电力四大主导产业,石化、特殊钢铁、汽车汽配、船舶修造四大战略产业日益成型。
“作为钢铁产业‘航母’,福欣将带动台商投资区乃至全市钢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同时,吸引不锈钢剪切、汽车配套件生产等上下游及相关企业进驻,进一步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漳州台商投资区经济发展局负责人分析,“十二五”期间,漳州钢铁产业有望突破千亿元产值,并形成高水平的特殊钢材料、工艺及制备技术体系,成为东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钢铁城”之一。
为充分挖掘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优势,漳州加强与台湾同业公会、商会和大企业、大财团的沟通联络,去年组织赴台经贸考察团组94个356人次,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广泛邀请台湾知名企业前来考察,并推动台湾24家同业公会、商业协会在漳设立了联络处,成为吸引台资的重要力量。
漳州市台商协会原会长、福贞金属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荣福说,漳州开辟了台商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完善投资审批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企业开工投产后经常性服务三个服务体系,为台商提供了全程“保姆式”服务,“选择到漳州创业,我们是来对了。”(郑长辉 刘贵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