嵛山岛 |

红树林 |
5月,福建全省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推进会在石狮召开,现场考察华宝海洋生物公司、黄金海岸、飞通通讯三个项目。
在华宝,当负责人介绍,华宝产品100%外销出口,并将在3-5年内形成年销售额30亿-50亿人民币,7-10年内形成70亿-100亿人民币年销售额的大型高端海洋生物医药制品研发生产基地时,张志南常务副省长十分高兴,他即兴接过话筒,向与会代表说,华宝的经验在于创新,将废弃的蟹壳、虾壳等海产品下脚料,研发生产成医药和保健品原料,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这就是创新。同时,他要求大家要带着创新的思维思路去抓项目。他说,石狮华宝给大家上了生动一课,一个海洋生物产业的一部分,就衍生出这么多的项目,只要沿着这个思路去拓展、去深挖,大项目、好项目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在黄金海岸,当业主介绍,首期投入1.8亿元,对原有景观面貌进行改造,恢复沙滩面积,增加绿化景观,将黄金海岸打造成集商住、旅游、度假、休闲为一体的国际级滨海旅游度假居住综合体时,张志南表示肯定。他说,黄金海岸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沙滩要予以保护。他指出,沙滩是福建省沿海宝贵的特色资源,要好好地保护。保护是为了让其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像厦门、东山就是如此。他同时强调,福建省在深入推进生态省建设,我们要打造“青山绿水”、“碧海银滩”,全面实现“百姓富、生态美”。
在飞通通讯,当了解到该企业已成为全国海洋渔业导航通讯终端设备的龙头企业,申请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获得50余项外观专利、50余项软件著作权专利及20余项福建省自主创新产品时,张志南不住地点头表示满意。他询问了飞通一年的销售额等情况,并参观了生产车间。最后,他对企业负责人说,像飞通这样的科技型企业,要做好三个对接:一是与央企对接,提升水平,扩大容量;二是与科研机构对接,不断提升产品科技水平,研发新产品;三是与市场对接,要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竞争力。
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吴南翔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洋是福建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未来所在,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对于提升福建综合实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亮点频现
海洋经济又好又快
据统计,去年福建全省海洋生产总值5220亿元,同比增长18.1%,增幅位居全国前茅。占福建全省GDP的26.5%,比“十一五”末增长41.74%,连续多年实现大幅增长。
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等海洋新兴产业正在异军突起。2012年福建全省海洋新兴产业总产值391亿元,同比增长57.6%,成为福建省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
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区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得到国家财政部、国家海洋局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确认三年8个亿的支持;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诏安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成为全国4个国家科技兴海示范基地之一;1项获国家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5项成果获省科技奖。项目对接转化成效显著,“6·18”成功对接项目83个。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福建省实施沿海设区市海洋环保责任目标考核制度,明确了沿海地方政府海洋环境责任目标。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位居全国前列,新增国家级海洋公园4个。2012年福建全省近岸海域一、二类水质面积比例达62.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措施给力
前行动力不竭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其时。
2011年,国务院通过《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福建被列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已成福建全省共识,上升为经济发展新战略。
2012年9月,《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获批,以此为依据制定的《福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也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批复。
福建省委召开九届五次会议对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更是把发展海洋经济摆上了重要的战略位置,为今后一段时期海洋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福建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九条措施》、《关于加快发展港口群促进“三群”联动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厦门东南航运中心建设的十条措施》、《关于促进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的十一条措施》、《省海洋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各地也因地制宜制订出台了实施意见。
为加强对福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省里成立了由省直33个部门、沿海六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省加快海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
为推动《规划》的落实,省政府相继在厦门、石狮召开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现场推进会,印发了现代海洋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2个专项规划。
这一系列动作,目标明确,可行性强。成为福建省迈向海洋经济强省源源不绝的动力之源。
强渔惠渔
现代渔业迈大步
福建省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着力增强渔业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让福建省现代渔业建设惠及更多百姓。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福建争取中央财政支持渔业资金累计达9.3亿元,重点加强了渔政渔港、资源养护、良种繁育、疫病防控、科技推广、质量监管、安全生产等建设和渔民生计相关的补贴。
同时,福建更加注重民生方面的投入,在渔用柴油补贴、渔业保险保费补贴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全年累计发放燃油补贴(含远洋)27亿元,惠及福建全省近4万艘渔船。福建福建省委省政府继续将渔业保险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渔业互保协会开始独立承办渔业互保工作。
过去的一年,福建省现代渔业建设实现三大飞跃。
全年水产品加工产值546.8亿元,同比增长19.3%,比2007年增长150.41%,五年实现翻番。水产品品牌建设成绩喜人,全年新增驰名商标9件,超过历年来水产行业获得的驰名商标总和。
2012年水产品出口达47.8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占福建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3.2%,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水产品出口额的24%,贸易顺差40.57亿美元,居全国第一位。
目前福建省新增远洋渔业企业9家,福建全省外派远洋渔船数量增加到276艘,今年年底将达到400艘以上。福建省远洋渔业作业区域已从太平洋扩展至印度洋公海和莫桑比克、毛里塔尼亚等非洲国家专属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