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连续三届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满堂红”后,福建省文艺界和文艺工作者对创作的热情持续高涨,各地创作氛围更加浓厚,陆续组织创作一批弘扬福建精神、体现福建特色的文学、影视、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作品,福建全省文艺创作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当前文艺创作还存在文艺品牌不够响亮、文化大家名家少、文艺资源比较分散、传播手段亟待创新等问题,如何突破瓶颈、打造精品是当前文艺创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下一步,福建省委宣传部将在健全落实福建文艺发展基金、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库、影视精品创作生产奖励办法等现有精品创作扶持奖励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完善精品创作传播五大机制,努力选好题材、用好资源、做好策划,积极打造精品力作,向全国乃至世界传播福建的历史文化、福建人的精神气质。
一是建立沟通机制。密切福建全省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联等部门的联系,定期通报文艺创作进展情况,统筹安排福建全省精品创作生产工作,力求产生群体效益。
二是建立联动机制。积极推动各文艺门类进行联动创作,合力打造精品力作。同时,加强对文学、戏剧、影视等优秀文艺人才的资源整合,培养一批有潜力的创作人才。
三是建立精选机制。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对文艺题材和项目进行挖掘和筛选,挑选出主题鲜明、内涵深厚且有市场前景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
四是建立传播机制。充分利用省级媒体优势,全方位宣传福建省优秀文艺作品,同时加大在全国各媒体平台的宣传推广力度,树立并打响具有福建特色的文艺品牌。
五是建立激励机制。不断加大对优秀作品和人才的引领奖励力度,通过实施福建文艺发展基金对重大题材予以立项,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库组织影视公司、艺术表演团体等与作者签约购买文艺作品,实施“以奖代补”,对高票房、高收视的影视剧作品进行奖励等。(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