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农村金改的沙县之路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187

3月22日,沙县民间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引来了四方关注。

这家福建全省首创的公司,由5家法人企业和4个自然人出资,主要为沙县民间资本提供资本管理、项目投资、投资咨询、资金需求信息和民间融资利率发布等综合服务。

“这是沙县农村金融改革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突破。”沙县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常务副主任曹永康说,这家公司的成立,为当地产业和民间资本打造了民间融资服务平台。

沙县素为商贾活跃之地,农村金融活动非常活跃。2011年12月,沙县被确定为全国6个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试点之一。去年6月,试点正式启动。通过实施实验工程,沙县在完善金融组织、创新金融产品、延伸金融服务、建设金融生态环境上不断先行先试,取得了重大突破。

沙县农村金改最核心问题可概括为两个:钱从哪里来,钱到哪里去。

“我们村很多村民要求加入村级融资担保基金,能否扩大基金规模?”最近,高桥镇官庄村书记徐道杰多次给县农金办打电话,反映村民诉求。

因农户土地、房屋等主要资产抵押融资存在法规限制,农民贷款担保一直是个难题。去年6月,在农金办和农信社的统筹下,官庄村在福建全省率先成立村级融资担保基金,专为农户小额贷款提供担保服务。

担保基金主要由农户自愿入股,县、乡、村注资20万元扶持。村民个人的贷款额度,根据其信用等级和出资额确定,每年的信用等级依信用情况上调或下降;单笔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10万元,担保基金担保贷款总额最大不超过10倍。

目前,官庄村已有101户农户出资加入担保基金;基金总额达到223万元,已担保助农贷款90笔,贷款金额总计668万元。

官庄村之外,全县还有13个村成立了担保基金。目前,14家基金担保贷款总额达到1483万元。

为满足农村住房融资需求,去年,农行沙县支行在全国率先推出新农村住房集体建设项目贷款和新农村建设个人住房贷款,突破农村住房无法抵押、农户贷款方式受限两大瓶颈。截至上月底,已发放农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2520万元。

此外,沙县进一步盘活资源资产,充分利用林、地等资源,创新农户融资担保产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土地流转项目和订单农业贷款,促进更多金融资金向农村倾斜。林、地等资源可以随时变现为“绿色银行”,目前已累计放贷约6亿元。

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还要解决“钱到哪里去”。

沙县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一大功能,即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实体经济和县域重点项目。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当注册资本金和股东增加金用完后,政府允许其根据所竞得项目进行私募,设立私募产品,对特定对象发布,单个项目控制在200人内,私募总额不超过注册资本金4倍。

“这一平台,将使得游弋的庞大民间资本,找到阳光而有效的出路。”曹永康说。

3月28日,沙县召开全县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推进会,对下一阶段农村金改作出具体安排:扩大村级融资担保基金规模,推广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形成信用等级评定系统,规范“金融服务不出村”工程,支持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