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水秀八闽 美在家园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180
福鼎桑园水库大坝泄洪全景  
 荔城区东圳水库泄洪通道整治工程新开挖河段

3月22日,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日子。

它是第21个“世界水日”。

它是第26届“中国水周”。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

在刚刚结束的今年全国“两会”上,让大家放心喝水、自由呼吸,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是全国人民热议的话题。

在福建省,历届福建省委省政府对加强生态建设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加大水生态建设便是其中重要举措。特别是近年来,福建省围绕打造放心水、平安水、高效水、生态水,编制实施大水网规划,大力推进水土流失、中小河流治理和蓄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等,民生水利项目遍地开花,福建全省水生态状况总体较好,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水、大气、生态环境全优的省份。

成果丰硕,但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仍有较大的挑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今年,福建省水生态建设再次“加码”: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从原定的200万亩提高到400万亩;在前两年已解决500万人的基础上,今年再解决4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在持续推进22个水土流失重点县和60个中小河流治理的同时,开展100个重点乡镇水土流失治理、100个水生态文明乡镇和100个水利风景区建设……

省水利厅认为,要确保上述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当前必须抓好三项工作:

——机制创新突出“三化”。推进流域治理公司化,以流域为单元、以资产为纽带组建流域公司,实行全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推进农村水利协会化,大力扶持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落实水型水利工程管理主体;推进山塘水库管理业主化,通过签订责任状,明确业主权利义务,落实管护与安全责任。

——运作方式着力“三抓”。抓乡镇,以乡镇为基础和重点,切实把水利项目建设落实在最基层;抓流域,实施全流域跨区域的水资源保护、调配、治理;抓示范,力争在水生态文明建设、现代水利建设、水利科技推广等方面再创一批精品工程、示范工程。

——工作保障做到“三强”。加强水行政执法、水土保持队伍、重点乡镇或小流域为单元的基层水利工作站建设;强化水利资金投入,继续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力争到位中央资金与全国增幅同比例增长、资金总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强化政策法规建设,加快完善符合省情水情的水法规体系,继续完善配套措施,落实好中央和省政府有关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

建设水生态,非一时一事之功,在着力当前的同时,更要着眼长远。省水利厅表示,今后一段时期,还要在宏观总体布局、构建长效机制等多个方面下功夫,为建设山清水秀、天蓝海碧的美丽福建作出新的贡献。

这就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现代水生态文明意识。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个方面,融入水利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推进《福建大水网规划》的实施,完善水生态保护格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这就要创新机制,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建立福建全省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监控的有效机制,加快编制完成省市两级水资源保护规划,完成“三条红线”指标分解和确认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推进水权交易制度改革。

这就要拓宽路子,积极开展水利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和地区之间,特别是闽台之间的水利科技交流沟通,在防洪减灾、抗旱供水、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密切合作,加大水利科技的研究与开发力度并广泛推广应用。

这就要树立典型,发挥水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带动作用。全面启动福建全省水生态文明乡镇创建活动,不断探索总结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保护的做法和经验,切实推进福建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水和谐的美丽家园。

2012年福建省水资源节约保护大事记

●成立省水资源管理委员会。11月16日,省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的全国首家省级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厅。

●水土保持又掀高潮。成立了由福建省委书记和省长任组长的省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福建省领导挂钩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制度,下达省级专项资金3.3亿元,整合各部门资金12.8亿元,掀起新一轮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高潮。全年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25万亩。

●大水网规划批复实施。7月31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实施《福建大水网规划》,谋划生成重大水利骨干项目134个,项目总投资达862亿元。

●省水资源管理系统(一期)启动建设。8月3日、12月18日,福建省水资源管理系统(一期)先后通过立项审批及财政审核,自2012年起,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系统建设,项目总投资2.1亿元。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综合试点取得成效。泉州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率先确定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率先建成水资源管理动态系统;率先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制。

●水资源保护建设与管理不断加强。全年福建省共组织实施完成了福鼎南溪水库等8座水库保护试点建设,组织编制《福建省百座水库水源地水资源保护建设规划》、《福建省水功能区划》、《福建省水资源保护规划》。

●水利风景区建设迅猛推进。福建省于1月16日成立省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11月2日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水利风景区协会,全面加强福建省水利风景区管理。目前福建省已有国家级和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33家。

●节水建设取得突破。福建省已有国家级和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县14个。莆田市被授予第二批“全国节水型社会试点示范区”称号。组织制定《福建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福建省用水定额》。

●节水灌溉稳健发展。全年福建全省完成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6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6.02万亩。

●中小河流治理兼顾生态。全年投入9.41亿元实施44个中小河流治理。

●农村饮水安全取得新突破。全年福建全省共解决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人口301.63万人,农村学校师生20.7万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水利对外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福建省加强国际和地区之间广泛开展水利交流与合作,在水利设计、施工、科技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在水利设计方面,2010年以来,省水利水电勘探设计院与省外和国际之间签订了119 个水利水电设计项目,为柬埔寨甘再水电站、尼泊尔上马相迪A水电站和江西省修河下坊水电站开展水电技术设计。

二是在水利施工方面,省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与塔吉克斯坦、吉尔斯基斯坦等国家和省内外50多个地区签订了60多个水利、市政、机电、公路等施工项目合同,总投资达15.2亿元。

三是在水利技术交流方面,开展了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防台风与防洪减灾、水环境监测与保护、农田水利与节水技术、水土保持与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为重点的水利对外交流。依托水利部“948”计划项目,引进了一批美国先进的水利测量和物探高新实用技术,较大地提高了福建省水利测量、水工程混凝土及病险水库大坝物探技术精度与水平。

同时,发挥地缘优势,围绕金门供水、农田水利、水土保持、防洪减灾、抗旱供水及水利科技交流等方面,不断加大闽台水利技术交流与合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