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福建南方科技经济研究院院长王开明、省海洋经济运行中心主任陈思增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对福建省打造海洋经济强省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
海洋是福建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未来所在。福建省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3725公里,近海有海洋生物种类3000多种,可作业的渔场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海洋矿产资源已发现60多种。王开明认为,建设海洋强省首先要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海洋经济与“三群”联动的关系、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的关系、海洋经济与海洋生态的关系、海洋开发与开放的关系、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去年,福建省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九条措施》、《关于加快发展港口群促进“三群”联动的若干意见》等,明确了“五区一基地”的战略定位,“一带、双核、六湾、多岛”的空间布局亦进一步明确,发展港口经济、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等均有序推进。“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是推动海洋经济的重要方式。”陈思增表示,海洋特色产业链建设,特别是海洋生物医药、游艇邮轮、海洋工程装备、现代港口物流、滨海旅游、海洋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当对其予以重点扶持。同时,应扶持海洋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促进涉海企业、项目向园区集中。
“建议创新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工作机制。”陈思增认为,应探索研究差别化的海域使用供给政策,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重点保障国家战略用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用海和民生用海。当前,要加快推进海域评估工作,支持市县建立海域收储中心和市场中介组织,开展围填海项目收储试点。
“渔业是福建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建设现代渔业,关系渔业产业发展壮大。”陈思增说,在这方面要发展健康生态渔业、壮大远洋渔业、发展休闲渔业,引导水产龙头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和品牌创建;支持企业规模扩张和上市融资,加大现代渔业加工项目扶持力度。(张静雯 方炜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