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福建省空气质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但面对雾霾岂能独善其身?”福建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福建福建省委副主委陈美琼认为,“福建全省乃至全国一盘棋,治理雾霾才有戏。”
陈美琼说,目前,福建省九个设区市已建成的国控监控点基本具备PM2.5的监测能力,但缺少跨行政区域联防联控计划,对PM2.5污染引起的灰霾天气的控制效果很有限。另外,福建省控监测点位偏少,同时缺少大气超级站,PM2.5污染源解析、监测方法比对、区域演变研究受到极大制约。
她希望福建省能区域手拉手,联防联控PM2.5污染,“可参照浙江省‘嘉兴-舟山-宁波-温岭’城市群联防联控的做法,制定覆盖福建全省的综合防治计划,统一部署,不同行政区间开展联防联控,协同作战,建立并逐步完善福建全省PM2.5污染综合防治的长效机制”。
当然,要防止PM2.5污染,光联防联控还不够,治本之策是增加植树造林增绿、减少污染物排放。福建省政协委员、澳门福建妇女联谊会会长谢路生表示,作为城市空气污染元凶之一,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力度亟待加强。她建议,建立完善福建省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及标准体系,政府应协调环保、公安交警、质检、市政等相关部门以及汽车行业协会等组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的信息化动态管理,掌握机动车尾气污染程度、原因及危害,制定切实可行的污染控制指标和方案。
“油品质量差也是汽车尾气污染的元凶之一。”福建省政协委员、民盟福建福建省委专职副主委刘泓认为,长期以来,我国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与欧洲标准差距大,油品中的硫含量偏高而质量升级滞后,使得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程度一直居高不下,“像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大企业,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他建议,包括生产和销售企业,以及监管部门、执法部门都应在强化油品质量和使用监控上有所行动。
少开私车,多坐公交,是减少机动车尾气最直接办法。福建省政协委员、宁德市政府秘书长蔡梅生表示,要大力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尽快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新能源公交车,建议省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加快福建全省LNG清洁能源充装、加气站的建设。同时,配合“西气东输”工程在福建省实施的契机,提前布局,完善LNG清洁能源供应网络。他建议省政府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增加预算额度用以补助城市绿色公交的更新、改造和升级。
“绿水青山是美丽福建的底色。加强生态省建设,关键在于建立绿色政绩观与考核体系。”福建省政协委员、世界晋江青年联谊会会长洪游奕认为,环保部门仍是“弱势部门”,要听命于地方领导,难以独立执法。目前考核地方官员的标准,依然是以GDP为主导。虽然生态建设已被列为考核标准之一,但很少听到有官员因为环保抓得好而得到晋升。“要将干部考核、选拔机制与生态建设挂钩落到实处,让官员有动力,让政策能落实,别让我们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回忆。”(潘园园 林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