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两会聚焦:发动消费引擎,释放增长新动力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182
眼下,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仍在,总需求不足可能成为中长期现象。作为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出口增速放缓显然不是短期波动,而是趋势性的变化。

同时,人口基数大、人均消费水平比较低、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仍是基本国情、省情。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内需正释放出巨大的潜力。

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要坚持立足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强化消费拉动的基础作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如何安心消费?增加收入

提高消费能力,增收是关键。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3个11%的增长目标。对此,代表委员充满期待——收入的持续增加,将挖掘出更大的消费潜力和空间。

欧阳秋虹代表说,要鼓励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比重;推进农村产权改革,提高农民的资源增值收益分配,增加财产性收入。

黄金安委员建议,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发挥渠道优势、市场经验和品牌效应,把优势农产品营销好,减少农民在销售环节的支出。

陈清渊代表认为,要大力扶持先进制造业,通过设备和技术的革新,提高实体经济效益,从而提高职工收入。

防止收入差距过大,让人人都能消费,是代表委员关注的又一焦点。郭志荣代表、郑湘国委员等认为,要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中提高一线工人工资,再分配向低收入群体和行业倾斜。

如何拉动消费?拓宽领域

当前,商品性消费比重偏大,服务性消费份额较低,尤其是涉及旅游、文化等非物质消费品的供给不足,消费产品供给结构亟须调整,

对此,政府工作报告高度关注,提出:“积极培育文化、旅游、养老、信息、健康、休闲及节能环保产品等消费热点,推动消费升级,拓宽消费领域,加快形成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

福建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如何从中发掘新的消费领域?许多代表委员认为,各地在培育新兴文化、旅游消费热点时,要因地制宜,切忌盲目。

会上,一份《福建海洋旅游主题年手册》引发热议。一些委员建议,要做好产业规划,加快资源整合,借力海内外专业营销团队,强化营销,将旅游业打造为支柱产业。唐炳椿代表说:“以湄洲岛为例,旅游营销要围绕打好妈祖牌丰富旅游产品,改善接待条件,使香客变游客、看客变住客、偶客变常客。”

如何方便消费?改善环境

去年11月11日,“光棍节”。有消息说,当天,淘宝当天销售额达190亿元,苏宁易购订单量突破150万单,国美网上商城销量是去年同期3倍……谈起这串数字,代表委员们慨叹着电子商务赶超势头之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消费环境,促进网上消费。全力发展电子商务,应是当务之急。”蔡金辉代表建议,政府牵头建立福建全省性电子商务平台,对进驻企业给予补贴,帮助企业快速提升网上销售业绩。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合理布局建设大市场、商贸网点和便民生活服务圈,方便群众消费。

吴崇伯委员建议,应完善商业网点布局,有序发展大中型商业网点,营造多元化、多层次的居民消费服务网络。

翁海辉代表建议,大中型商业网点的布局,要同步考虑停车空间、交通疏导和社区配套等,致力形成便民商业链条。(谢贤伟 卞军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