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促进闽商回归
吴泉水委员:搭建多层次的回归平台,进一步推动异地闽商组团参加“6·18”等活动。充分发挥省工商联、总商会和异地闽商组织的作用。打造若干个以闽商优势贸易品种,如石材、木材、建材等为特色的物流商贸集散中心、专业市场或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郑璜)
农村公共服务要跟上发展需求
蔡天守代表:当前,农村公共安全服务和文化服务设施跟不上发展需求。建议提高工业反哺农村的扶持力度,以村级税收收入为基点,给予一定比例的返还补贴;支持流动人口密集的农村建设外来工子女学校,增加治安、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鼓励农村探索社会管理创新,建好敬老院、休闲公园等。(吴宏雄)
招投标监管体制须理顺
曾超代表:在推进项目建设中,各市均建立了招标投标交易中心。进入中心的项目所属行业范围不断扩大,原监管部门对跨行业项目了解不足,审批能力和监督能力受到制约。招投标监管体制应统一和规范,行业主管部门有责任对行业范围内项目的招投标工作进行监管,而不是只由一个部门监管所有的招投标工作。(李珂)
建设茶庄园带动茶产业发展
杨茂旺代表:建议学习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在基地建设、质量管理、品牌保护、文化弘扬方面的成功经验,在福建全省布设10个现代茶庄园。茶庄园要突出生态观光、标准化生产、文化旅游等主题特色,发挥品牌优势,建立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构建以庄园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方炜杭)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王国荣代表:目前,老百姓不管大病小病都到大医院治疗,加剧了医疗资源配置结构化矛盾,三甲医院人满为患,二级医院、社区卫生院业务量上不去。应当组建以三甲医院为核心的医疗集团,整合公立医疗资源,提高优势医疗资源的覆盖面与利用率。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使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诊同样享受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何祖谋)
环境整治成果要巩固
邱咏瀚代表:乐天泉社区是福州整治晋安河沿线景观进场施工的第一个社区。刚开始整治时,群众都不高兴,因为要拆除防盗网、违章扩建的阳台。随着居民楼和办公楼变美变靓,群众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希望今年进一步创新整治工作的体制机制,结合无物业小区的改造,进一步巩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果,使之长效化、常态化。(林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