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罗源县起步村64岁的吴财莺最近正关注着十八大的进展,每天饭后他就到村中和老人们聊聊关心的话题,老吴最关心的是十八大报告中,“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
要实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报告中明确,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吴财莺认为,农村老人的生活比城里的辛苦多了,如今的政府也正关心农村老年人的晚年,“我一直就期盼着,能在农村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倾斜,比如多一些图书或是娱乐设施,报告中提到了这些,我感到非常开心。”
漳州市漳浦县佛昙镇岱嵩村渔民杨文辉第一时间阅读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并且及时了解党的强农惠农富农决策,“现在我们有政府的柴油补贴、安全设施补贴,购买保险也会拿到20%的政府补贴。”杨文辉介绍,对于普通的渔民来说,这些政策让他们深刻感受到政府实施“三农”政策的成果。
同时,杨文辉也希望,今后政府的补贴范围更广力度更大,“期盼政府多请专家到基层为渔民在捕捞技术、海上逃生、涉外安全等方面提供培训。”
68岁的陈生炎,是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南山村的老农户,他家有1亩多的土地,并向邻居租用了2亩,主要用来种植水稻供自己一家八口食用,“十八大的召开,我希望国家能够更加关注农民,出台更多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完善粮食保险制度,保障农民的收入。”
陈生炎感受到,现在种植水稻成本高,农民收入较少,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且粮食保险赔偿制度不够完善,“比如水稻,只有大面积压死才给予赔偿。”
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雅金村农民党员黄木仁介绍,他们家目前有五亩地,种植粮食和一些蔬菜,一年下来还能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万一遇到灾害,粮食和蔬菜没有收获,“这次十八大提出农村土地改革,要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我们家最关心的就是具体出台哪些针对农民的惠农政策,希望增加粮食补贴,保障我们农民的收入。”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为此,罗源县的养鸡户黄强兴十分振奋,他说,这些年来,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国家重视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也受到了很大的帮助,但作为普通的山区农民,农村的医疗保障体系仍旧相对滞后,“希望政府能够继续大力扶植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让我们生病了可以更加放心地接受治疗。”
沙县凤岗街道西郊村的村民陈基福则是希望,自己的村子能尽快建成一个有特色的生态文明村。眼下的西郊村,一幢幢农民别墅整齐划一,笔直的水泥路直通各家门口,群众文化健身广场绿草如茵,西郊新村的建设还充分考虑了雨污分流、管线下地、垃圾中转站等配套基础设施。66岁的陈基福对未来无限憧憬:“我们农村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今后也要朝生态文明的方向努力。”(记者 张志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