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十八大喜讯传八闽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188

山水岩溪迈向生态文明小镇

10日清早,长泰县岩溪镇大学自然村。

像往日一样,83岁老人蔡树枝,一大早就来到龙美溪边漫步。满眼的绿树、鲜花,和着潺潺的溪水声,让老人的心情格外愉悦。老人说:“这里原是一片荒滩,杂草丛生,脏乱不堪,如今环境一整,家门推开,外头就是公园,心情自然舒坦!”

大学自然村生活环境的变化,是长泰县建设“田园风光、生态之城”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很及时,也很有必要!”谈及生态文明建设,岩溪镇镇长黄丽坤体会颇深,“老百姓的生活好了,对生态环境就会有更高要求。岩溪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有这样好的生态财富,我们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黄丽坤介绍说,工业新城、生态小镇、农村新型社区,是岩溪发展的定位和目标。在项目引进上,岩溪重点把好环境保护关、投资强度关、科技含量关,做到节约、集约利用现有资源,以秀美山川的有效保护达到环保、低碳发展,为岩溪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改变着岩溪面貌,也让岩溪迎来了发展黄金期,一批大财团、大企业,看中这里绝好的自然生态,接连抛来橄榄枝。近日,一家全国知名集团欲斥资上百亿,与岩溪进行战略性合作,捆绑发展横跨三产的综合性产业。

岩溪的生态“蝴蝶效应”正在发酵,岩溪人也正乐享着生态文明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效益。(陈金荣 杨志慧 雷光美)

 

“林改第一村”的绿色小康路

“现在,我的山林已扩大到300多亩。这些杉木只要三至五年就能长成苗木,到时就可收回投资。”10日,永安市洪田镇洪田村村民王红飞接受采访时说。

王红飞是林改的受益者之一,这两天一直留心关注十八大报告的有关内容。“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我举双手赞同。”他说。

1998年,洪田村迈开了林改第一步。王红飞分到了属于自己的21亩山林。根据当地土壤与山地结构,他选择了种杉树。

没几年,王红飞就尝到了种树的甜头,遂通过承包、流转、租赁等,逐渐扩大种林面积。他还联合本村另外十几户种林大户,成立了金雄林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合作社大不一样,我种的是杉木,其他人有种马尾松、光皮桦、竹子的,林木种类多了,销售渠道自然更广。”王红飞说,这两年,他年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上,比种田、出外打工高多了。

洪田村林改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不少村民办起了自己的企业。如2009年成立的紫云鸿森竹木制品有限公司,以村民凭自家山林地入股的形式,生产板材等产品。村民入股年终能分到两三万元的红利,如去企业上班还有每月两三千元的工资。

“十八大报告提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洪田村村支书邓文山说,林改了,洪田村民分到了山林地,靠山致富,同时也将承担起生态林和自然林建设的保护义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将成为洪田村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报记者 李烈 通讯员 魏兴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