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福建省委省政府针对群众改善“出行难”的期待,把建设农村公路、村村通客车、公交优先发展等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在民生交通建设方面舍得花大钱、下大力,福建全省城乡“行”的条件显著改善。
从“公路修到家门口”到“班车开到村头”
“今年我们村与邻村的‘断头路’打通了,找个农用车,几分钟就可以把芦柑运到达埔镇去卖,再也不用担心芦柑坏掉了。”看着一棵棵挂满芦柑的果树,永春县仙夹镇德田村村民林仁漳一脸喜悦。
德田村与达埔镇相邻,却很难相通。今年,两村“断头路”变成了5米半宽的水泥路,一车车新鲜水果顺畅地运出了大山。
福建为加快建设农村公路,率先推行“以库立项、完工兑现”的敞开计划管理模式。地方广泛征求乡、村群众意见并论证后,申报入库;库内项目由当地按轻重缓急组织建设,建成后质量合格,就可享受省级补助。
据统计,福建近5年投入资金超过150亿元,福建全省农村公路里程超过8万公里,每个建制村至少通一条水泥路,成为全国第二个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省份。
“公路修到家门”实现后,“班车开到村头”成为农民新期盼。目前,各地正在继续实施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村村通客车工程,对购置农村班车、建设农村客运站和候车亭给予补助。
记者获悉,目前福建全省农村客车总数达7700辆,建制村开通客车率达94%;预计到2015年,福建全省所有建制村都将通上客车。
城区出行,步行10分钟内坐上公交
近日,经常乘坐福州市310路公交车的黄玉萍,发现公交车有了“新情况”:这车慢速行驶时,特别安静,且没啥震动,乘坐很舒服。
“这种公交车节能环保,节油率达到20%至40%,尾气排放污染减少一半。”闽运公交公司负责人说。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运管局有关负责人说,2010年前,福建清洁能源公交车基本为零,如今天然气、混合动力等公交车数量超过2000辆。预计到年底,福建全省公交车总数将超过1.3万辆,比2007年底增长50%;同时新建公交枢纽站、首末站45个,新增和优化公交班线1200多条,实现中心城市任何地方步行10分钟内就能坐上公交车。 (巫奕龙 孟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