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国家开发银行与福建省政府在榕举行高层会谈,签署了《深化落实〈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十二五”时期开发性金融合作备忘录〉会谈纪要》,确定2012年—2015年将融资2600亿元支持福建省重大基础设施、水利、土地整治、海洋产业、重点工业园区等五大领域建设,同时继续在新增信贷规模上予以倾斜。
近年来,国家开发银行福建省分行(以下简称国开行省分行)按照“政府热点、雪中送炭、规划先行、信用建设、融资推动”的20字方针,发挥开发性金融优势,呼应大局,主动作为,支持发展,成效显著。
国开行省分行行长张伟表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之需要,就是开发性金融业务之所及。我们将进一步科学把握金融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努力创新金融服务理念、模式和机制,探索不同于储蓄类零售银行的发展路径,充分发挥中长期投融资优势,不断扩大融资总量,持续提高服务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和能力。”
金秋时节,国开行省分行喜传捷报——
自2002年第四季度开始至2012年9月,该行连续40个季度实现本息回收率“双百”,一年回收贷款本息300多亿元,资产质量和市场业绩持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十年来,累计提供融资总量4363.9亿元,以大额、长期、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贷款余额从2002年底的126亿元,到2010年4月“超千亿级”,再到如今的1360亿元,预计年底将逾1400亿元。开发性金融实践在福建开花结果,见证了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迈出的坚实步伐。
海西战略的坚定执行者
今年4月,国家开发银行总分行联动,出台了支持平潭综合实验区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至2015年将提供400亿元以上融资,重点推进平潭基础设施、引调水、保障房安置房、土地整理等项目。
截至9月,国开行省分行共评审承诺平潭项目贷款220.6亿元,签订借款合同55.35亿元,发放贷款29.71亿元。其中今年1-9月到位资金15.95亿元,重点支持了平潭海峡大桥、渔平高速、环岛路、金井湾片区土地收储等项目。
支持平潭开放开发,国开行省分行先人一步。
2008年,率先为平潭海峡大桥项目提供5.35亿元贷款,成为第一家支持平潭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银行。
2009年,成为首家与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的金融机构。
2011年,随着国务院批复《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把支持平潭开放开发上升为全行战略,将全行的专家、资金、政策等资源向平潭重点倾斜。
“实验区运作伊始,国家开发银行即主动介入,率先行动,多次上岛调研对接。在国家开发银行的带动下,我区目前已与15家银行对接,意向合作额度达670亿元。”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平潭岛已成为备受瞩目的投资热土,正创造神奇的“平潭速度”。
近年来,福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中长期投融资银行,国开行省分行主动呼应大局,千方百计助力福建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尤其是2009年以来,面对海西加快发展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国开行省分行从全国范围调配资金加大对福建省的信贷投入,在突破、提速中一路冲刺,贷款发放连创新高,贷款余额大幅提升——
2009年7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颁布不久,协调总行制定了九条支持措施,成为第一家出台具体支持文件的金融机构;总行明确指出“在信贷计划、资源和政策等方面给予福建省重点倾斜,加大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全年共向福建发放贷款431.97亿元,比上年增长58.14%。
2010年,围绕支持福建实施“五大战役”,继续将信贷资源向福建省重大重点项目倾斜,全年发放贷款541.84亿元,比上年增加超百亿元。4月底贷款余额突破千亿大关,年底达到1102.35亿元,其中人民币非个人中长期贷款余额964.09亿元,在福建全省占比18.54%,首次跃居福建全省各大银行第一位。
2011年,为贯彻落实中央批准的“两规划一方案”,积极争取总行多次追加福建省新增信贷规模,全年信贷规模由年初的132亿调增至264.47亿元,居全行系统第3位,较2010年增加近60亿元,有力保障了福建省重点项目建设。与此同时,强化金融创新,通过同业合作,引导200亿元省外资金投入海西建设。
2012年1-9月,累计评审承诺交通、能源、水利、土地储备等城市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705.25亿元,发放贷款281.37亿元,实现融资总量595.65亿元,融资总量创历年同期新高,全力支持福建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