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底,福建全省各级医院(包括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实现了“一卡通”。福建成为目前全国唯一实现就诊“一卡通”的省份。
“社保卡项目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而就诊‘一卡通’作为社保卡的一项重要应用,是福建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便民利民措施之一。”福建省卫生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说。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强调,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工程,也是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的重要要求。
2009年12月29日,福建省在省立医院首发福建省社会保障卡,并启动就诊“一卡通”工程建设,一项温暖民心的民生工程就此上路。2010年底,福建省已在全国率先实现县级以上医院就诊“一卡通”。
2010年11月,基层医疗机构社保卡“一卡通”改造和居民健康信息系统改造,被纳入五大战役民生工程。2011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将“完成福建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保卡就诊‘一卡通’和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建设”列为当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2月,《关于福建省实施福建全省统一的医院预约诊疗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出台,提出通过统一平台,实现预约诊疗服务“一号通”,方便群众预约诊疗。
实现“一卡通”之后,患者不仅不需要重复购买就诊卡,而且看病过程大为方便——患者直接持卡到相应科室看病,医生刷卡直接扣收挂号费;诊疗结束后,患者持卡到收费处结算,或在终端机上自助结算;结账后,患者刷卡拿药。患者排队次数和时间大大减少。
社保卡具有电子钱包支付功能,持卡人可以存入小额现金(1000元以内)。患者看病,医保支付部分直接扣收,需要个人支付的部分,可由电子钱包替代现金支付。如电子钱包金额不足,可通过设在各个医院的自助圈存机充值。
福建省还利用社保卡作为居民健康信息系统的索引,将预防接种、诊断、检查、检验等医疗卫生信息存在卡里,形成完整的健康档案。各个医疗机构以此实现信息共享、互认,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降低医疗费用。目前,福建全省已有1500多个医疗机构网络与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对接,仅厦门市实施医学影像共享、让病人减少重复拍片,一年就节约2000多万元费用。(本报记者 段金柱 实习生 叶翔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