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江岸名都小区居民陈映红说,评选活动办得很成功。人物报道生动鲜活,可读性强,报纸、电视、网络同步报道,覆盖面很广。这样的评选活动十分有意义,让大家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更加深入了解“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增强了福建人的凝聚力。
“践行福建精神的推动点在发展,落脚点在民生。”漳州市芗城区巷口街道办副主任陈清滢认为,“福建精神需要用生动的例子来解读、宣传,开展评选恰逢其时。”为弘扬福建精神,巷口街道持续开展助困行动,如送法进社区、开展健康义诊、入户慰问等。
南平市延平区来舟镇党委宣传委员袁晓娟说,学习候选人的先进事迹,感触很深。福建精神概括了福建历史文化特质,展现了福建人民的精神风貌,反映了福建人民的文明素质、思想境界、意志品格和价值追求。他们的事迹深深地撼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他们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并在具体实践中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正气。
三明市梅列区玫瑰新村居民吴欣怡说:“三明的候选人黄金莲和黄小清是我们身边的楷模。黄金莲一个人创办了三明特校,黄小清独自支撑着她的敬老院,其中的拼搏,其中的爱,其中的奉献,其中的包容,都是福建精神的体现。她们的行为,让我看到了社会的美好,让我充满前行的力量。”
评选活动中有不少关于闽籍企业家先进事迹的报道,他们几乎相似地拥有非常鲜明的敢拼会赢的拼搏精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来自江西吉春的冯金真,是平和县崎岭乡溪头村的茶叶种植户。来到福建,他体会到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以茶为媒,他娶了位平和妻子,种起了茶,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平和是白芽奇兰茶的主产区,县里鼓励扶持农民种茶。创业,精神很重要,发展茶业也一样。台商李瑞河之所以能成为茶叶精细化生产、茶品牌创新的先导者,靠的就是爱国爱乡、敢拼会赢的精神。我要向李瑞河先生学习,用自己的辛勤换取更好更快的发展。条件成熟时,我也打算创立自己的茶业品牌。”他说。
仰恩大学大四学生陈居鹏在泉州、福州等地开了5家面向大学生的小电器连锁店,尝试创业。在《福建日报》刊登的候选人先进事迹中,曹德旺先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做大做强中国玻璃行业的志向、决心,给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自幼家贫,创业尝遍艰辛,曹德旺先生的成功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使我更坚信只要有梦想,肯坚持,成功并非遥不可及。”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