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福建省委宣传部 |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省广播影视集团
候 选 人:
02黄金莲
短信、网络投票及奖励办法详见东南网(www.fjsen.com)

黄金莲待学生视如己出,3岁盲生赵杰也很爱他们的“校长妈妈”。本报记者 林辉 摄 |
■素描
7日,清晨5点半,黄金莲细心梳理头发,将头发编成一条麻花辫子,还不忘扎上一朵布花。
原来,这里的孩子大多来自农村,很多孩子都说,这条辫子会让他们想起自己的妈妈。另外,盲孩看不见,但摸到这条带花的辫子就知道是她。“所以,从事特教后,我就开始梳长辫子。”黄金莲说。
上午,黄金莲与孩子们开始排练节目。今年9月,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即将迎来20岁生日,这个节目叫“基石梦”,是全校师生一起为特校20周年庆典准备的礼物。
中午,黄金莲坐在一年级聋班的小女孩周梦迪身边,喂她吃饭。周梦迪有点挑食,不爱吃蔬菜。黄金莲就把青菜和肉拌在一起喂她。孩子每吃下一口青菜,黄金莲都会竖起大拇指。
特校的孩子,每一个都有不同的状况。在黄金莲的字典里,“包容”成为最显眼的关键词,而耐心、爱心、信心,是她给予每一个孩子的爱里共有的元素。她说:“每天与这些孩子在一起,很快乐,很充实。”
“有个叫卢惠娟的女孩,先天聋儿,但耳朵还有一丝残存的听力。我相信可以让她找回语音,于是,我每天教她口型,让她按着我的喉咙,我发声,让她感受我喉咙的振动。每晚回到家,我的嗓子又干又哑,喉咙被一次一次地按着,也痛得受不了。一个多月后的一次课堂上,她突然叫出一声‘老师’,我当时眼泪都下来了。入学一年后的一次文艺演出里,卢惠娟在台上唱了《世上只有妈妈好》,不仅仅是她的母亲,台下所有的听众都听哭了。”
下午,黄金莲来到手工课教室,坐在四年级的王凤莲身旁,用简单的手语与她交流:这根丝,要串两颗珠,那根丝,也要串两颗珠……
晚上,黄金莲与孩子一起住在学校。自去年开设了智障班,她就与智障班的孩子们住在一起:孩子们住在二楼,她住三楼。黄金莲说,有一个叫黄思琪的孩子,20岁了,每晚要亲妈妈一口才会睡下,于是,她就像他妈妈一样,每天睡前让他亲一口。
这便是黄金莲在特校20年中平凡的一天。
■名片
黄金莲,现任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三明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省十大杰出女性”、“2007年感动福建十大人物”、“省首届十佳爱心助残人士”等荣誉称号,并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
■格言
用我的爱滋润每一个残疾孩子的心灵,用我的爱呵护每一个残疾孩子的成长。
故事1 三个“香馍馍”,只要半个
1991年,三明市欲筹办特殊教育学校,当时,特教事业在三明还是一片空白。市教委找到时任梅列区洋溪中心小学校长的黄金莲,许诺她丰厚的待遇:在市区安排一套住房,丈夫可调回城里工作,另配几名工作助手。
满怀着对新事业的憧憬,黄金莲来到当时所谓的特校地址。眼前的一切让她难以置信:一片杂草荒地里,只有一座破败不堪的小平房。
去还是不去?黄金莲犹豫不决。
每年,三明市的盲生、聋生都只能到几百公里外的福州、厦门等地上学,而且名额有限,大多数学生不得不承受无法入学的痛苦。
想到这里,黄金莲决定:不仅要去,而且还要把事情干好。
不过,对组织上承诺的那三份丰厚待遇,黄金莲最终只是从洋溪中心小学带了一名助手,市区的房子离学校太远,不方便照顾学生,而建校一忙,丈夫的调动工作也顾不上了。“这相当于三个香馍馍,我只要了半个。”黄金莲打趣道。
故事2 “讨钱校长”
黄金莲有一个有趣的绰号:“讨钱校长”。这源自于她不少神奇的“讨”钱经历。
1993年3月,特校的宿舍楼地基出现烂泥,结算下来,还需要20万元资金,黄金莲到北京国家教委申请补助。
在北京,她住在便宜的半步桥地下室。几天的劳累,加上水土不服,她一下子累倒了,发烧39度。可是,资金的事不等人啊。于是,她坚持着来到国家教委门口。门卫问她要找谁时,她又说不出名字,只好在门口的阶梯上傻坐。
直到第二天晚上,她突然想到国家教委督导室的一个副处长是沙县人,于是赶紧打电话回三明市教委,得知对方叫吴国栋。
第三天,黄金莲早早就来到国家教委。吴国栋听了她的事情后很受感动,带她去找基础教育司司长。不巧的是,司长出差,只能找到办公室主任。主任说:“司长出差回来后就划拨各省经费,一周内你们把报告送上来吧。”
黄金莲回到学校时,是早晨6点。两小时后,她就来到三明市教委盖章。当日下午2点,又乘汽车到福州,次日早晨8点到省教委盖完章后,马上用特快专递将资料寄往北京。
在等待消息的日子里,她每天都要打电话到国家教委询问,使得国家教委特教处所有人都能听得出她的声音了。过了没几天,黄金莲拿起电话刚开口,对方便说:“是三明的黄老师吗?拨了25万元指定给你们。”
故事3 解救孩子
2002年12月,一个星期天的早晨,5名聋生向学校请假到校外购物,却迟迟未返校。当时,黄金莲因扁桃体炎在医院打点滴,知道此事后,她即刻拔掉针头,带领几个老师开始寻找孩子。
四处打听,了解到孩子们很可能是被外地聋哑犯罪团伙拐走了。黄金莲与其他老师分头前往南平、福州、厦门等地寻找。
在厦门市收容遣送站,老师找到了一个曾在三明特校念过书的聋哑人小张,但小张不肯合作,什么也不肯说。于是,黄金莲与几名老师连夜赶往厦门。次日早上,黄金莲先到市场买了一些水果,以“校长妈妈”的身份来到遣送站探望这个学生。在她的亲情感召下,小张终于说出5个学生已被骗到湖南长沙。
黄金莲和老师们又马不停蹄地赶赴长沙,找到了孩子们,并协助长沙市公安部门查获一个外地聋哑人盗窃团伙,解救全国各地被骗的在校聋哑学生200多名(其中福建56名)。
事后,长沙市公安局向学校赠送一面锦旗:“警校携手破案,情牵残疾学生”。公安局负责人说:“我们以前也破获过聋哑人犯罪团伙,也知道一些被骗的聋哑人还是在校生,却不知道往哪里送。你们学校的校长、老师却一起来找学生,真的很让人感动。”
至今,黄金莲还记得,这5个孩子从失踪到返校,花了98天。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烈 项裕兴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