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福建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福建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在福建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福建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总体部署,全面启动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实现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初步统计,福建全省生产总值17500亿元,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07元,增长14.4%,农民人均纯收入8779元,增长18.2%,超额实现了“三个12%”的预期目标;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万亿,达到10119亿元,增长27.1%;财政总收入2596亿元,增长26.3%,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501亿元,增长30.4%。
一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第一产业增加值1620亿元,增长3.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32.7亿元,增长4.2%。粮食总产量672.8万吨,增长1.6%;水果产量687.8万吨,增长7%;肉蛋奶产量223.9万吨,增长0.7%;水产品产量605.9万吨,增长3.2%。18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044.5亿元,增长13.7%。除险加固小型水库60座,强化加固海堤97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80.7万亩,完成水利投资130亿元,增长67%。新建户用沼气池3.1万户。
第二产业增加值9225亿元,增长16.6%。其中,工业增加值7815亿元,增长17%;建筑业增加值1410亿元,增长13.6%。工业结构优化提升,电子、机械、石化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2715.2亿元,增长17.3%,占工业增加值的36%。民营工业增加值4740.6亿元,增长18.8%。加快培育发展省重点产业集群(基地),厦门光电、泉州纺织服装2个产业集群产值率先超千亿元,工业园区集聚作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发电量1578.9亿千瓦时,增长16.4%;用电量1515.9亿千瓦时,增长15.3%,其中,工业用电量1032.9亿千瓦时,增长15.7%。
第三产业增加值6655亿元,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68.8亿元,增长18.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3%。货物周转量增长14.1%;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3.7亿吨,增长13.2%,集装箱吞吐量960万标箱,增长10.7%;机场旅客吞吐量2560万人次,增长14.7%。旅游总收入1551亿元,增长16%。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增加2895亿元;33家企业实现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或再融资,募集资金210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200亿元,增长28%,平板显示产业产值实现超千亿元,计算机及网络、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LED和太阳能光伏、软件、物联网正在加快形成千亿级的产业集群。19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实现产值1536亿元、利润80.8亿元、上缴税收32.4亿元,分别增长38%、29.5%和33.3%。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扎实推进。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新增6个国家级研发平台,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3家,新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2家。第九届“6·18”成功对接项目5188项,已开工、投产项目3773项。“数字福建”政务云计算平台加快建设。
(二)“五大战役”成效明显
“三化”并举力度加大,“三群”联动步伐加快,“三维”对接进展加速,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城镇制造业投资2841亿元,增长42.7%,城镇民间投资5090.3亿元,增长38.2%,分别占城镇投资的30.3%、54.3%,比上年提高3.2和4.5个百分点。对接央企、民企、外企项目1779项,投资规模达2.5万亿元。央企项目开工建设68个,完成投资702亿元;民企项目开工建设427个,完成投资694亿元;外企项目开工建设102个,完成投资291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战役,完成投资2589亿元、增长33.7%,开工项目173个,建成或部分建成项目190个;铁路在建里程超过1200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0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1677万吨、电力装机容量345万千瓦。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完成投资4343亿元。城市建设战役,完成投资1972亿元,福州和厦漳泉两大都市区同城化全面启动。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42个试点镇完成投资954亿元,在投融资、财税体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民生工程战役,省档案馆新馆、省少儿图书馆等一批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25.27万套,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三)改革开放扎实推进
推动11个重点领域44项改革,开展新一轮省级行政审批项目集中清理工作,审批项目减少至379项,成为全国省级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省份。健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8个县(市)列入全国百强县。开展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创新试点,海峡股权交易所在平潭登记成立。医改工作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以上,新农合参合率99.28%,政府补助标准和报销水平大幅度提高,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改革范围扩大到福建全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厦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
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平潭综合实验区被赋予比当前经济特区更加优惠的政策。福建全省进出口1433亿美元,增长31.7%,其中出口928亿美元,增长29.9%。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039项,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0亿美元,增长7.1%。闽台贸易额116.1亿美元,增长11.8%;实际利用台资32.2亿美元,增长20.5%。闽港澳贸易额62.1亿美元,增长35.5%;实际利用港澳资64.5亿美元,增长17%。
(四)生态建设力度加大
建成13座污水处理厂和8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市县污水、垃圾处理率分别达81.3%和85%。关停小火电7.7万千瓦,淘汰落后产能炼铁40万吨、铁合金3.1万吨、水泥138.8万吨、造纸22.3万吨、制革65万标张。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等节能减排指标预计可以实现年度目标。
“四绿”工程扎实推进,新增造林面积701万亩。重点流域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加强,12条主要水系水域功能达标率96.5%。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完成172个乡镇、1992个建制村垃圾治理任务。
(五)民生保障全面加强
完成了49件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建、改扩建492所公办幼儿园,重建中小学校安工程403万平方米;学前三年入园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92%和88%,居全国前列。实施5392个基层卫生项目,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达标建设,70%以上的县级综合医院达到国家标准。福建全省医疗机构新增病床7400张,千人医疗机构病床数达3.3张。实现福建全省乡镇文化站全覆盖,启动市县两级文化“三馆”建设,实现了福建全省农村广播“村村响”。解决201.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5个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试点项目、10个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和22个县级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项目,80%的县(市、区)建成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
人口自然增长率6.21%。,城镇新增就业62.2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9%。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等部分指标增速回落,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和融资困难较大,出口环境面临较多不确定性;推动物价上涨因素仍然较多,实现城乡居民持续增收比较困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亟待提高;转方式、调结构任务重,节能减排压力大。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努力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