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际心理治疗大会的数字表明,中国大约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但目前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治疗。”夏先鹏说。
如何建立一个减少心理问题、防止“心理震荡”的社会支持体系,夏先鹏认为,卫生管理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该尽快联合建立、规范心理咨询师的职称评定系统,填补行业监管机制的空白。
“我做过调查,原本福建省的医大、福大、中医药大学都开设了心理学专业,但学生遭遇就业难、待遇低、职称评定难,现在,这些专业都停办了。”夏先鹏说,“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学习北京、上海、宁波这些城市的做法,尽快出台福建省心理卫生条例,加大公立医院心理诊疗方面的资金投入,逐步把心理治疗列入医保范畴,适当提高收费标准,待遇高了,工作环境好了,才有更多人愿意从事心理临床工作。”
本报记者 闵凌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