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邓依山家的村级民主故事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179
上月底,记者再次造访了光泽县李坊乡百岭村邓依山的家。记得5年前,记者第一次去那,光泽户代表议事会议制度正初露农村民主的锋芒,邓依山家是高坊组的户代表议事点。

印象中,邓家的总体布置没什么变化,不过楼房加盖了一层。“跑运输赚钱,日子好过多了。”女主人端出刚磨好的豆浆,在寒冷的冬日里热情依旧。那只让我印象深刻的小黄狗已老了,但仍一点也不怕生,活泼地在人群中打转。

在客厅,记者急切地想寻找那挂在墙上的议事会议记录本,却毫无收获。只见几颗钉子还钉在原位,下方却空空如也。

光泽从2004年试点户代表议事会议制度以来,邓家就是议事点。过去这么多年,发生什么变化了?

“当然找不到了,因为议事点已不在这了。”邓依山笑笑说。

“怎么回事?”记者问。

“两个小孩都在城里念书,我跑运输也经常在城里,于是就租了套房子照顾他们。为方便大家议事,我提出把议事点搬到其他人家里。”

“什么时候的事?搬到哪里?为什么选中那家?”

“10月底搬到邓启才家去了。为这事,户代表议事会议还专门讨论过。”

邓依山带着我们来到邓启才家。厅堂墙上挂着的议事本十分醒目。取下来,一页页翻过去,里面详细记录着这几年的议事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事项、出席人员、主持人员、赞成反对票数等等。

翻到去年10月30日召开户代表议事会议的记录。这次会议有好几个议题,包括推选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候选人、传达造福工程搬迁政策、平安家庭评选等等。把户代表议事点换到邓启才家,也是在这次会议上讨论决定的。

“这两年议事会议开得很少,议事本记录比以前薄了很多。”

“是啊,这几年拿来讨论的事情少了。”

“为什么?”

“以前是山林分配刚开始,利益纠纷比较多,村务又不怎么透明,所以很多事情都被要求拿出来讨论。现在村集体收入每一笔开销都在议事点公布出来,大家看得明白,纠纷也没那么多了,除非如村里水管改造、护林员选聘等涉及大家利益的事,才会拿出来议。”

“这些年来,村民的民主意识提高了。”邓依山从墙上拿下另一本议事本,里面夹着近年来村集体收入的每一笔开销,来龙去脉一清二楚。“邻居们有事没事都会过来翻翻看,谁也别想糊弄。”

“就拿护林员选聘来说,现在大家生态保护意识强了,不会乱砍滥伐。因此护林员要做的事情不多,但每年还能得到一笔补贴,可以说是个美差。过去每年为谁当护林员争吵不休。后来大家提议由户代表议事制度决定。”定下来的结果就是每年开一次会,由没当过的人抓阄决定,保证大家都有机会。

看来,村级民主已在这里扎下了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