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构建岛内外快速综合运输网络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54
《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了平潭交通的发展方向,提出:“加快推进平潭与内地的交通通道建设,推动对台通道建设,建立以平潭为节点的两岸往来快速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将平潭建设成为两岸交流交往、直接‘三通’的重要通道。”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进一步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推动两岸交流合作,迫切需要交通发挥先行先试的引领作用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未来平潭将会建立起集合公路、水路、高速铁路、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分工明确,相互协调,总体运输能力适度超前,岛内及对外联系高度紧密的快速综合运输网络。

  对外:

  建设第二通道 形成南北大通道

《规划》提出,加快建设平潭海峡大桥复桥工程,抓紧建设福州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福州至平潭铁路,打通海坛岛北部对外连接通道,将平潭纳入福州经济圈。统筹规划港口功能和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平潭港区金井作业区,设立国家一类口岸,率先开通平潭至台湾海上快捷客货滚装航线。开展平潭机场选址等前期工作。

2010年11月,平潭海峡大桥、渔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这是实验区第一条对外高速通道。预计2013年平潭海峡大桥复桥通车后,将与渔平高速公路、平潭海峡大桥形成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南部通道。

北部通道是实验区对外联系的第二条通道,是平潭通往福州方向的最便捷通道。该通道由长平高速公路、福平铁路构成。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预计2013年底通车。福州至平潭铁路争取2012年全面开建。

上述负责人说,平潭对外交通将形成面向大陆和面向台湾地区的双向陆路通道,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和铁路、城际轨道系统等。其中,面向大陆的有4条海峡通道,面向台湾地区的预留一条台海通道。配套金井、澳前、岚城和中原4处口岸作业区。港口将规划形成金井、流水、澳前、草屿4个作业区,重点发展对台滚装运输、集装箱支线、散杂货运输以及邮轮旅游客运。澳前镇东侧海岸初步选为平潭机场建设预留用地,平潭机场将在“十二五”开展前期工作,适时启动建设。在机场将设立对台邮件枢纽中心,负责全国大陆对台邮件转运。

  内部:

  构建“一环两纵三横”的路网

《规划》提出,按照快速便捷、低碳环保及智能化管理的要求,高起点规划、分步骤建设海坛岛内交通体系。近中期加快建设环岛公路等主干路网,完善内部路网体系。鼓励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和自行车,规划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适时规划建设岛上轨道交通。

目前,平潭主岛海坛岛干线公路由国道澳前——船底隘平潭段(拟新增)、县道161至164及若干乡道构成,以平潭县城为中心,向各沿海乡镇呈放射状布设。

上述负责人介绍,岛内重点交通工程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平潭环岛公路王龙头段、潭南湾段分别于2010年8月和10月开建,环岛公路安海澳至潭南湾段今年3月开建,预计今年底环岛路通车18.8公里。平潭城市道路纵贯Ⅰ线已建成,纵贯Ⅱ线已开工,福平大道、渔平大道等市政道路已建成通车。按照《规划》,近期平潭内部交通将形成“一环两纵三横”的路网体系。

此外,提倡以绿色交通系统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提升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的出行比例。除发展快速公交外,将预留3条轨道交通线路,常规公交覆盖率达90%。同时,结合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等,构建悠闲的慢行交通系统,鼓励发展绿色交通工具,建设先进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统。

下一步,福建省有关部门将帮助平潭交通建设争取更优惠的政策和支持措施。积极争取将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平潭环岛公路、金井湾对台客滚码头、进港航道等项目列入交通运输部年度建设计划,以获得资金支持;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支持许可,在平潭设立公司从事国际、国内和台港澳船舶运输及其相关辅助业经营活动;推动设立两岸快捷客货滚装码头,列为对台海上客货直航点;积极推动两岸车辆互通,通过平潭至台湾高速客滚航线往来,构建台湾海峡“蓝色高速公路”。(吴宏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