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胸怀叫舍得
三十几岁,正是人生与事业的黄金阶段。
2010年6月,36岁的吴开辉拿到省建设厅的援藏报名通知时,心潮澎湃。
好男儿志在四方。面对神圣的使命,吴开辉坚定地对自己说:“我要去。”
然而,抉择是艰难的。
上有老,下有小,吴开辉是家里的顶梁柱。“舍小家、为大家”的背后,将是妻子辛苦的支撑和老母思儿的眼泪。
“父母在,不远游。”向来孝顺的吴开辉怎不明白这个道理?然而,雪域的召唤时时在心中响起,作为共产党员,怎能不响应号召,到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妻子第一个对吴开辉表示支持。刚刚生下了可爱女儿的她,尽管依恋丈夫的陪伴,但同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深深理解丈夫的情怀。
2010年7月20日,吴开辉背起行囊,怀着对家人的愧疚,踏上了援藏之路。
有一种大爱叫放手
放手,是因为爱。
再一次紧握丈夫的手时,吴开辉的妻子已躺在病床上。吴开辉进藏不久,她被查出患上不治之症。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她选择了隐瞒。
直到妻子已难以下床,吴开辉才从大姨子的口中得知妻子的病情。然而,妻子对他没有丝毫埋怨,临终前,她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你是个好男人,照顾好女儿,到需要你的地方去……
爱人留下了一岁半的女儿。组织建议吴开辉不再援藏,但他选择了坚守。将老母亲接来照顾年幼的女儿后,吴开辉再次踏上了进藏路。
爱人放开他的手,是因为爱。吴开辉不舍地放开女儿的小手,也是因为爱——既为了妻子的遗愿,也为了对祖国和事业的大爱。
有一种拼搏叫坚持
没有多休一天假,没有多探一次亲。吴开辉以惊人的毅力承担着大量的工作。
在同事眼中,吴开辉是有名的“拼命三郎”。在食堂,他是每天就餐最迟的那一位;在会上,他是情况掌握最翔实的那一位;工作中,他是推进最快的那一位……
今年5月,吴开辉在一个工地指导工作时右膝关节意外受伤。当时他没有在意,只简单地擦了点药酒。高原缺氧干燥,钙流失导致病情恶化,右膝出现严重积水,肿得如西瓜般大。
在领队和队友的劝说下,吴开辉依依不舍地返回治疗。但心系工作的他,膝盖还没有完全康复,又返藏投入工作一线……
有一种快乐叫给予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进藏不久,吴开辉就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名义,捐赠4000元资助一名困难大学生。事后,这名学生给福建援藏支部写去感谢信,问是哪位好心的共产党员帮助了他。
支部领导经过摸查,找到了吴开辉。他淡淡地说,谁都会这么做的,看到这名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他感到很开心。
今年初以来,西藏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吴开辉所在的受援单位领导经常带队驻村开展工作,吴开辉分管的工作增加了很多。为尽量做好服务,方便群众办事,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
吴开辉的无私奉献,感动了同事,也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面对这些赞誉,吴开辉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做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在西藏,我代表的不仅是自己,更是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