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来,一场特大旱灾先后在北方粮食主产区、长江中下游肆虐。新闻中,严重龟裂的农田,干涸枯竭的池塘,欲哭无泪的愁容,“湖泊”变“草原”的画面,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水资源的宝贵。
今年福建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建设放心水、平安水、高效水、生态水的目标,正是要求我们从节约水、管好水的角度,呵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这一方面,福建省已经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海西节水型社会有序推进
在中国城市化的大背景下,提高用水效率是节约用水的重中之重。在永泰,新建的“吉祥小区”、“泰盛民居”内居民们主动使用节水器具,从洗衣到冲厕,更省钱更环保;在上杭,纸业通过工艺用水技术改造,每吨纸用水量从原来的150吨下降到7吨……
福建省水资源相对丰富,但西北多东南少、差异明显。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GDP占福建全省的67%,而水资源仅有福建全省的21%。其中,泉州、莆田、福州缺水最大,预计2020年缺水率将分别达到31.4%、30.5%和30.4%。
为扭转这一现象,“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莆田、泉州市成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永泰、云霄、上杭、明溪、建阳5个县展开省级试点改造。
如今,莆田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达92%以上,城区污水处理率达70%以上;泉州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开展数字流域平台及晋江流域水资源实时调度系统建设,实现了晋江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永泰、云霄、上杭等5个县则以节水工程、宣传教育和科技配套,引导全社会节约用水,初步建立了节约用水长效机制。
以点带面,福建省稳步向节水型社会迈进。5年来,八闽大地以大中型灌区节水灌溉为重点,改进田间灌溉技术,年平均建设农田节水面积50万亩以上,节水灌溉率提高至75.7%,比2005年增加17.5个百分点。工业节水方面将高耗材、高污染企业作为重点,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福建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约为127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40.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60%,比2005年增加6.6个百分点。城镇生活则以加快城市自来水管网改造为重点,大力推广节水器具,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福建省万元GDP用水量约为140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一半有余。
试行分区管理落实“三条红线”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及福建省委一号文件都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严格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坚决遏制高耗水、浪费水现象。在这方面,泉州经验值得借鉴。
泉州市直面水资源紧缺困境,创新管理模式,确定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控制指标和红线值,将13个县(市、区)划分为5个红区、4个黄区、4个蓝区实行分类管理。红区指三项指标有一个超过红线值的区域,将采取最严厉的水资源管理措施;黄区指考核指标有一个等于或接近红线值的区域,将采取较严厉的管理措施;蓝区指考核指标低于红线值区域,则采取较宽松的管理措施。
其中,对被标为“红色”的晋江、石狮,政府通过收回水资源论证报告审批权,限制和关闭高耗水、高污染企业,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措施,有效解决、改善了晋江、石狮缺水及水污染问题,由红区转变为黄区。对被标为“黄色”的惠安、泉港等地,加强对“取水、用水、排水”环节的监管,通过对取水许可、水功能区和节约用水管理等14项黄区管理值得,防止黄区水问题恶化,力争黄区变为蓝区。对被标为“蓝色”的德化、永春等地属于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正常区域,实施常规管理,重在抓水源保护,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生态涵养林种植等,切实保护好水资源,防止蓝区向黄区或红区转化,确保下游水质安全。
泉州市副市长洪泽生说,通过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泉州有效解决了缺水、水质污染和用水效率低等问题,以福建全省8%的水资源量养育了福建全省22%的人口,支撑了福建全省27%的地区生产总值。
“像严格土地管理那样严格水资源管理,像保护耕地那样保护水资源。”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福建省要总结推广泉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经验,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提高全社会用水效率。
科学兴水打造“水利福建”
珍惜水资源、呵护水资源,一方面要不断创新节水机制和节水模式,加大农业、工业、生活节水技术推广力度,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另一方面要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兴水、依法治水,推动全社会共同建设水利福建,变“水患”、“水荒”为水利。
为此,福建省节水、管水的探索没有停歇。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水利建设、水利管理和水利改革中突出民生,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坚持创新举措,深入研究和解决水利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新形势下治水兴水的新路子。
以此为契机,今后福建省将更加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新一批农业、工业、城市节水示范工程,落实“三条红线”指标。力争至2020年,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53,福建全省平均工业用水重复率达7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至80立方米以下,建立用水控制监测制度、节约用水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为海西建设提供可靠水资源保障。 吴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