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一号文件引领八闽兴水 开局之年彰显水利福建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00
  
  

一线问政,一把手深入基层抓水利

水利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新年伊始,中央一号文件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加快基层水利建设成为最紧迫的民生问题。乘着中央一号文件的“春风”,八闽水利建设驶上“快车道”。2月中旬,福建省委一号文件出炉,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把水利工作摆上福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力争通过5至10年时间,从根本上扭转福建省水利建设滞后局面。

在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亲自过问下,闽江防洪工程、晋江防洪工程、九龙江防洪工程、汀江防洪工程、平潭引调水工程、平潭防洪防潮工程等一系列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然而,面对水患、水荒、水质等问题,水利资金投入够不够?哪些水利工程是老百姓最急迫的?……带着这些问题,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亲临一线,问政于民。

9月金秋,闽北大地仍是郁郁葱葱。9月10日,福建省委主要领导来到武夷山市实地调研。站在正加紧建设的防洪堤上,他们要求切实提高防洪堤抵御洪水标准,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保证工程进度;在楮树下水库,他们指出要落实岗位责任,定期检查设备,建立专家责任制和行政负责制,配备熟悉情况的专业人才,确保水库的正常运行;在兴田镇洋田畈,他们希望当地通过农田水渠灌溉项目及配套建设,真正实现“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确保农业增收、农民增收……

9月12日,他们又走进尤溪县。在灾后重建的洛梅小区,他们关心察看河道整治与小城镇建设等工程情况;在居民包锦华新家,他们关心询问群众饮水问题;在梅仙镇梅营村,他们仔细听取当地村民参与水利项目资金筹集、建设、管护的方法……

一把手问政于民,好政策连连出击。在9月15日召开的福建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福建省委省政府要求10年水利投资规模要达到2000亿元,比中央提出的基本投入要求多440亿元,全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构建有利于福建发展、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的平安水、放心水、高效水、生态水。

今后10年福建省水利将在投入增幅、人饮工程、水库安全、水生态保护、水资源动态管理等六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通过建设水利福建,让民生水利惠泽八闽。

一抓到底,八闽水利建设全面提速

10日,莆田市荔城区外企溪河道的整治工程现场一片繁忙,挖掘机、大型运输车来回穿梭。企溪河道是莆田东圳水库的主要泄洪通道,整治后,东圳水库泄洪能力将由原来的200个流量提高到600个流量。

行走在八闽大地,像这样的水利建设工地随处可见。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各地在水利方面的投入将超过1300亿元。面对水利发展的新机遇,各级各有关部门主动作为、开拓进取,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积极打造放心水、平安水、高效水、生态水。

加强组织领导。龙岩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水利改革发展领导协调小组,统筹全市水利改革发展工作。厦门市对省、市水利工作会议各项工作任务逐一分解到各级各单位。

着力规划先行。漳州主动对接福建全省规划,“十二五”期间计划完成投资129亿元。宁德市围绕环三都澳发展战略,规划了111个项目;三明通过实施四大工程建设,构建四大体系,力推水利科学发展。

加快项目推进。福州市在用好用足10%土地收益的同时,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泉州市将筹建水利投资建设经营公司,注册资本金可达10亿元。南平市实行部门项目资源整合、流域项目捆绑集成,富屯溪、建溪等项目综合治理已初见成效。平潭全岛防洪防潮规划、岛外引调水工程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流服务,水利服务队深入第一线

“再先进的通信技术也不能替代面对面的沟通,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更好地了解基层、服务基层。”一个多月的基层经历,让省水利厅基层工作服务队第四工作组组长欧逸敏感触颇深。

为全面贯彻福建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和全面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水利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福建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后,省水利厅即派出由近百人组成的10个服务工作队到9个设区市和平潭驻点服务,助推福建开创水利事业新局面。

了解基层才能服务基层。为了摸清当地情况,第七服务队一抵达南平就马不停蹄,跑遍南平市,充分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泉州市水利项目多、投资大、分布广,为了不增加当地负担,基层工作服务队分组分片参加各地项目检查组,对施工现场中发现的问题给出了答复和解决方案。

在服务中推进水利工作。服务队发现三明重点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进度滞后问题比较突出,他们立即编写一期“情况反馈”信息反馈到三明市水利局,分析进度滞后的原因。

上情下达,下情上达。10个服务队充分发挥沟通上下的“桥梁”作用,向上级报告各地在农村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等方面存在的各种困难并提出了建议,得到重视和赞扬。

一心落实,部门联动合力兴水治水

福建发展要实现“四水”目标任务,关键在解决好钱从哪里来、项目怎么安排、责任如何落实等问题。但“兴水治水”已不再是水利部门一家之事,福建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福建省工商局等省直有关部门纷纷参与进来,从投资、规划、项目管理等方面入手,打出“组合拳”。

面对基层庞大的历史“欠账”,解决钱从哪来是首要问题。省水利厅与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修订了多项相关文件,确保投入有保证。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各级财政部门将按照支农资金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的要求,调整支出结构,明显提高财政性资金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幅度。

省国土资源厅表示,全力支持中央1号文件提出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省级按30%比例统筹的土地出让收益用于粮食主产区、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和山区县农田水利建设等政策要求,支持基层改善农田水利薄弱环节。

福建省发改委也表示,将进一步把水利建设作为省预算内投资安排的重点和优先领域。从今年起至2020年,每年安排省级预算内投资1000万元,配套中央投资安排16个县建设新增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与此同时,福建省正计划利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注资,先行注册成立福建省水利投资有限公司,作为省级水利融资平台。目前,福建省工商局已预先核准了企业名称。

水利建设资金来之不易,必须把水利项目做实、做细,把责任落实到位。省水利厅正在编制《福建大水网规划》。今后,福建省将按河网水系、水资源分布情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构建“分区配置、三水并举、南北相接、纵横相济”的福建特色大水网,谋划生成一批蓄水、引水、调水等“三水工程”,解决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问题。

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还表示,下一步要加强水利重点项目管理,确保项目按时间节点要求完成投资计划,并加强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管,确保建得成、用得好、长受益。同时,简化审批程序,凡能够下放到市县区审查审批的项目坚决下放,凡能在网上审批的项目,不搞层层报批、多头审批,为基层提供最直接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

各部门一心一意兴水治水,八闽水利建设快马加鞭。截至10月底,福建省已到位中央资金29.3亿元,比去年全年增长22%;已到位省级水利部门资金11.6亿元,比去年全年增长10%。(吴洪 方炜杭 沈水/文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