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以林为桥 沟通两岸 加强合作 共同发展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53
走进三明——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之一,时时能感受到涌动在青山秀水之间的盎然生机和发展激情。

三明紧紧围绕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大局,完善发展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各种优势,积极探索实践有三明特色的科学发展路子。

三明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转型发展、奋力跨越,坚持更高起点,着眼更高要求,围绕富民强市,加快建设开放三明幸福三明,努力开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11月6至9日,第七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林博会),将在福建省三明市会展中心举办。作为全国唯一设立的海峡两岸林业交流合作与综合经贸活动的国家级展会,已形成以林业为基本特色,具有博览、投资、贸易三大功能的综合性会展,受到海内外特别是海峡两岸业界的普遍关注。

本届林博会由国家林业局、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商务部作为支持单位,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中国中药协会、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福建省外经贸厅、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三明市政府具体承办,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台湾工业总会、台湾工业协进会、台湾中小企业协会、台湾两岸农渔业投资协会一起联办。

本届林博会坚持“以林为桥,沟通两岸,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的办会思想,主要活动有:大会开幕式、综合展示展销、生物医药产业论坛、全国台企联片区会议、项目洽谈签约、商品订货会,配套举办项目开竣工庆典、网上林博会、林业改革与发展成果摄影赛、文艺晚会、商务考察和永安复兴堡修复竣工仪式和两岸客家擂茶文化节等,努力办成一届特色更加鲜明、水平更高、成效更好的海峡两岸林业交流合作和综合性经贸的盛会。

四大提升

全力打造高端综合展会

今年会展相应作了四个方面调整和提升。主要特点有:

●保持林业特色

以“建设绿色海西,发展现代林业”为主题,按照“抓龙头、铸链条、促转变”的理念,全面展示林产品系列精深加工和生物质科技利用成果,促使林业从物理利用向化学利用、生态利用转变,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引领现代林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体现综合会展

展示展销分设中心展区、专业展区、台湾展区、福建展区和三明展区等5个展区,以实物展品为主,分产品门类和地域特色,集中展示两岸林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的名牌产品、高端产品及其上下游系列开发产品,尤其是精深加工和科技研发创新产品,力求一馆一主题,并有针对性地向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生态旅游、农林机械、工矿企业、科技文化等产业领域延伸拓展,做到林业专业性与综合性有机结合、产品多样性与精品化相互兼容,实现特色更加鲜明、展品更加精致、商机更加凸现的目标要求。

●突出两岸合作

邀请台湾政界商界知名人士、台湾重要工商团体、涉林台企和重要台商参会参展,配套举办两岸生物医药论坛、两岸合作项目对接等项活动,并在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六区一园一会”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清流苗木花卉、永安现代竹业、明溪生物医药、沙县农林机械、将乐林业科研等10个示范基地开展定向招商,争取对接一批好项目、新技术,逐步形成新的特色板块和新的看点,进一步提升两岸合作层次。

●提高展会实效

策划生成项目300项推出招商引资,力争签约合同项目100项,总投资55亿元以上,其中上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0项。同时,由永安林业、青山纸业、大亚木业等本土龙头骨干企业,分头领衔邀请上下游采购商、经销商、制造商参会参展,组织开展大宗商品订货交易活动,力争完成订货贸易交易额20亿元以上。

加快海西三明

生态工贸区建设

10月24日,第79次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发展规划》。

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是"十二五"时期福建省十大新增长区域之一,是三明市区域最核心、产业最集聚、发展最有潜力、生态最具特色的区域。生态工贸区规划总面积3317平方公里,包括梅列区、三元区全辖区范围,沙县的2个街道和4个乡镇,永安4个街道和4个乡镇,以及明溪县1个乡、将乐县1个镇。其中,核心区包括三明中心城市(三明城区、沙县城区、永安城区)的规划建成区、城市规划建成区之外的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规划区,面积约310平方公里。规划背景区为三明市行政管辖区域,包括12个县级行政区(2区、1市、9县),总面积为22959平方公里。

围绕年初省、市下达全年完成投资160亿元以上的战役目标,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生态工贸区突出“能快则快、再好再快”,主动加码,细化任务,倒排进度,落实责任,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力争下半年新增长区域战役新开工建设重点项目35个,建成投产12个,全年实施项目数比年初目标提高20%以上;全年完成项目投资192亿元以上,比年初目标提高20%以上,努力把三明生态工贸区建设成为海西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中部现代服务业集聚地、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宜业宜居中心城市、生态低碳发展示范区。

重点产业

发展强劲

■ 林产工业:

“绿都”蕴藏发展前景

三明是海峡西岸重要的林产加工业基地,拥有永安林业、青山纸业、南方林业等一批境内外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规模以上企业454家。去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林产加工产值270亿元。为促进当地林产工业加快提质提升,三明将重点开发人造板深加工、装饰装潢材料、纸及纸制品、林产化工产品、森林食品等五大系列林产品。

■ 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

朝阳产业扬帆起航

三明是全国首个国家林业生物产业基地,拥有天然药用资源1887种,现已规模种植36种,建成药用植物基地30万亩。进入产业化开发的有红豆杉、雷公藤、草珊瑚、黄精、无患子、互叶白千层、金线莲、石斛、药用真菌、金银花等15个品种。去年全市26家规模以上生物医药及生物企业完成产值43.58亿元,比增63%,是2005年1.98亿元的22倍。明溪县、三元区、泰宁县列入福建省生物医药发展试点县。黄精、草珊瑚、虎杖被评为全国地道优质药材。

■ 生态旅游产业:

从快速发展到品质提升

三明素有“绿色宝库”之誉,有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之冠的“宁化古杉木王群”,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格氏栲天然林区和将乐龙栖山、沙县萝卜岩楠木林、永安天宝岩等四个自然保护区,并以珍稀动植物繁多而驰名。

三明山川秀丽,极具特色的岩溶地貌形成了将乐玉华洞、宁化天鹅洞群、沙县七仙洞、明溪玉虚洞等闽洞奇景,而丹霞地貌又形成了泰宁金湖、永安桃源洞等奇妙画境,火成岩地貌造就了瑞云山风景区之奇观。全市旅游品牌已形成世界级、国家级和地方级三个层面,旅游品牌影响日益扩大,在福建全省旅游业发展中正不断凸显高品位的品牌优势,旅游知名度和城市旅游形象不断提升。

■ 冶金及压延产业:

以产业集聚实现市场突破

三明是老工业基地,全市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7家,已形成420万吨钢材、80万吨中厚板、60万吨带钢、26万吨镀锌板、16万吨彩涂板的生产能力,2010年实现工业产值205.6亿元。其中三钢集团公司进入全国500强,明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是福建省最大的板带材深加工企业。

■ 汽车及机械产业:

老工业城市的凤凰涅槃

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8家,2010年实现工业产值164.7亿元。拥有中国重汽集团海西汽车有限公司、厦工三重、双轮化机、三明机床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其中,中国重汽集团海西汽车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重、中、轻型卡车。2015年将实现10万辆生产能力,目标产值100亿元。

■ 矿产品产业:

不断转型升级

目前全市已探明储量并可供开发利用的金属和非金属矿49种,其中重晶石储量居全国第5位,石灰石、钨、萤石储量居福建全省首位,煤储量约占福建全省42%。尤溪铅锌矿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宁化钨矿是全国单体最大的钨矿。2010年实现产值139.9亿元,是海西重要的铅锌、钨产品生产基地。

■ 纺织产业:

品牌撬动市场

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68家,2010年实现工业产值116.4亿元,已初步形成短纤-纺纱-织造-染整-服装产业链,拥有一条福建全省唯一的高档牛仔布生产线,形成福建全省最大的革基布生产基地。尤溪县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革基布名城”。

重点项目

异彩纷呈

■ 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

项目

项目总投资20亿元,去年9月8日签约落户永安,11月6日正式启动,今年1月1日实现资产交割,3月8日进场施工建设。

9月8日,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中、重卡新总装配生产线正式进入调试运行,11月5日,总装配生产线将正式投产,标志着海西汽车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建的中、重卡新总装配生产线年产5万台中、重卡汽车,生产线采用先进的总线控制方式,驾驶室、发动机、轮胎等上线,均使用集电动机、减速机和钢丝绳卷筒(或环链)为一体的自行葫芦,并实现生产全程监控,动力和加注系统采用进口名牌产品。此外,整个生产工艺还采用了国内先进的焊装、涂装技术。公司在提升现有成熟产品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导入中国重汽先进的重、中卡产品生产研发技术,将拥有重、中、轻、微、客全系列商用汽车产品,建立档次齐全的产品线和产业链。

■ 三明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期

“红印山1号”

“红印山1号”项目总投资约5.6亿元人民币,规划占地面积108亩,分二期建设。该项目意在通过两岸文创企业合作运营文化产业园区,建立闽台人才、商圈及项目互动交流的平台,引入两岸高端文创人才,整合本地文化创意产业链,提升当地创意产业的整体实力,拓展文化企业的服务领域,引领三明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以商业化运作的模式向国内乃至世界推广本土文化。

项目一期占地面积约8亩,建设面积8000平方米,投入6000万元人民币,在原无线电二厂旧厂房基础上,装修改造改原有厂房,新增生产设备约200台/套,建设六个主要功能区(两岸文化交流中心、创意创作中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动漫体验区、商务休闲区、创意商品售卖及本地文化产品销售展示区,形成年产高质量、高水平、高技术的各类动漫片3000分钟,各类文化创意衍生产品3万件。

■ 清流2500MW

超薄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

太阳能是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和扶持的新兴朝阳产业之一,2500MW超薄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落户清流,不仅是福建省开发建设新能源的一大盛事,对调整工业结构,做大总量,实现跨越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项目位于清流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460亩,计划投资5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分三期建成50条年产能为2.5兆瓦的电池片生产线和1兆瓦的组件生产线。项目计划在明年5月底完成一期10条生产线建设,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产能500兆瓦,年销售收入30亿、税收1亿元以上。该项目三年内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税收5亿元以上,解决就业人口近万人。

■ 海西(宁化)客家美食文化城

客家传统食品是客家人继承民族饮食文化和古中原的饮食传统,利用当地资源加工出来的食品,具有取材广泛、加工方式独到、风味独特等特点而为人喜爱。客家饮食文化是古中原文化和土著文化的完美结合,是客家人长期劳作的结晶和智慧、性格的体现,也体现了客家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及热情好客、崇文重教的风尚。

海西(宁化)客家美食文化城位于宁化县翠江镇,项目占地640亩,总投资3.09亿元,项目包括客家美食商品文化区、客家文化游览区、旅游度假区、博物馆(含文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园区。博物馆通过征集收藏文物、标本等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客家历史和科学文化,对客家文化遗存、自然遗存管理起到重要作用,也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该项目的建设,对传承客家文化、弘扬红色精神、推崇宁化历史名人及其文艺造诣有着重要意义。

■ 将乐镍合金生产项目(一期)

为满足国内不锈钢市场,带动镍铁发展的需求,福建通海镍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将乐投资兴建镍合金生产项目。项目总投资5.68亿元,一期投资2亿元。规划用地面积571亩,建筑面积约243000平方米。规划建设25000KVA×6镍合金矿热炉及相关配套设施。年产镍合金10万吨。项目分三期实施,一期建设25000KVA×2镍合金矿热炉及相关配套设施。

该本项目生产的含镍8-14%的镍铁,是加工200、300系列不锈钢的原料,项目建设不仅可以减轻我国不锈钢市场对镍铁资源的进口依赖,还为福建省钢铁工业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创造了条件。

一期投产后,年产值达2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5亿元,上缴税收8000万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