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8个村,地处边远山区,均为省定扶贫空壳村。他们是如何分得红利的呢?促进会会长郑宗金表示,这得益于县委组织部探索建立的党建富民创新机制。
2008年,该县就以党员扶贫济困促进会为平台,引进全球500强的正大集团落户兴泰山区,并把8家扶贫挂钩单位的部分扶贫款项作股金,联合创办了百信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发展现代养殖业。公司成立后运作良好,被农业部授予“生猪标准化示范场”称号,成为全县唯一年缴税10多万元的种植养殖企业,同时还能为相关老区贫困村提供红利。
钟山镇汾山村支书蒋黎明领到4.5万元红利后,高兴地说:“我们村是空壳村,村两委的运作一般靠上级转移支付,为民办实事往往要靠在外的企业家支持。省直挂钩单位为我们投入30万元股金,现在我们每年可得到15%的红利。”
榜头镇洋山村,在距离镇政府16公里的高山上,下派第一书记罗昌玖对当初投入的股金太少后悔不已。“下派挂村后,为开辟村集体和农民的增收路子,我们尝试了养山鸡、种油茶、养黑山羊等扶贫项目,由于单打独斗,没有先进技术,收益不大。”他说,“如果当初多把扶贫资金投入促进会,每年分得的红利就会更多。”
石苍乡老山村主任领到3万元红利后连声说:“这种扶贫办法好,把资金扶贫变为项目扶贫,把输血扶贫变为造血扶贫,细水长流不断线。”
县委组织部长陈建城在一旁补充道:“促进会创办的百信现代农业项目,外引正大集团,内联8个贫困村,不仅直接增加就业60多人,更重要的是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目前,我们县已有十几家规模养殖场按百信的标准改造提升,为社会提供全程可追溯的放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