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各地每年都为环卫工人办实事。2008年,福州市环卫工人每月工资从800元提高到1000元;厦门市每年组织环卫职工体检;龙岩、三明等地为一线环卫工人配备作业服装。
福建省环卫设施日趋完善,城市面貌明显改观。截至目前,福建全省共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场63座,日处理规模2.4万吨,市县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3%,比2005年提高34个百分点;福建全省平均机械清扫率28.7%,比2005年增加10个百分点,其中福州、厦门均超过50%;垃圾转运站900座,比2005年增加500座。福州、厦门、泉州、漳州、三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厦门、福州、泉州被评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从过去单一填埋处理逐步向焚烧、填埋、沼气利用等综合处理发展。福建全省已建成10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能力达8200吨,焚烧处理占福建全省垃圾无害化处理比例达40%。预计到“十二五”末,福建全省垃圾焚烧日处理规模将达1.5万吨,垃圾焚烧处理比例将达70%以上。厦门市正在建设的东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集中了垃圾分拣、堆肥、焚烧发电等功能,是一座综合环保生态园区。福州、厦门在福建全省率先实施CDM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近30万吨。今年在福建全省9个设区市确定43个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
“公厕革命”成效显著。截至今年上半年,福建全省累计新增公厕1200座,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累计完成投资40713万元。(记者 吴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