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培养的护士遍布省内外各级医疗机构。
她,就是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姜小鹰。
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姜小鹰不仅成为福建省高等护理教育完整体系的开创先锋者,还在社区护理、护理科研和护理志愿服务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
1977年,从宁德卫校毕业的姜小鹰被分配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当护士。在这期间,有两件事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刚工作时,我曾看护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病人。”姜小鹰说,当时这种病不好治愈,才30多岁的病人接受不了,竟当着母亲的面跳楼自杀,“这让我意识到,护理不能局限于病人的生理,心理、情绪的抚慰同样重要。”于是,她买了大量书籍,着手研究心理方面的护理。
另一件事发生在1979年。姜小鹰在一次腹腔手术现场护理时,遭遇病人突发意外,呼吸、心搏骤停。由于病人在苏醒前不能移动体位,姜小鹰协助医生三天三夜守在手术台边,对病人实施观察和特护。事后,姜小鹰总结抢救经验,撰写了学术论文,并在当年召开的学术会议上作报告。此事在医院引起轰动,大家很惊讶:“小护士竟能写出大文章!”
因为始终如一的勤奋刻苦,姜小鹰被同事们称为“白衣铁人”。1988年,她调入福建医科大学,真正转型为白衣教育工作者,投入护理学专业的创建和发展工作。
当时,在福建,对护理高等教育有很多争议,有人认为护士就是打针发药,没必要搞高等教育。不过,十几年的护理经历让姜小鹰坚定地认为,护士应具备更多的科学知识。
1992年以来,姜小鹰先后开创了护理专科、本科、硕博研究生教育,成为福建省首位护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在她的努力下,高等护理专业教育形成了完整的层次结构。
近年来,姜小鹰积极投身社区护理研究工作,将护理教学、社区护理和科研相结合。她还倡导建立了20多个社区护理和青年志愿者基地,带领护理专业学生到社区、家庭做志愿服务。 记者 储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