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来,福建福建全省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共谋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新成就。上半年,福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4%,实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开门红”。按照“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宁可少一点,也要实一点”的思路和要求,各地的投资重点放在现代产业、基础设施、农林水等方面的大项目、好项目上。
像抓经济一样抓民生,像考核经济发展一样考核民生工作,是福建省近年来加快民生保障工作的一大特点。上半年,福建全省各级财政民生支出达633.2亿元、同比增长45.7%。近年来福建大幅上调了福建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抓好以公租房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超额安排了国家下达的责任目标。随着新农保制度实现福建全省覆盖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启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和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的财政补助标准得到较大提高。福建全省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全部实行了药品零差率改革,全面落实了9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卫生公共经费明显提高。
福建是一个革命老区集中的省份,“七一”前夕,福建省委常委到福建全省22个原中央苏区县,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帮助老区解决实际困难,推动老区加快发展。先后出台了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上半年,省级财政支持老区发展的资金达205亿元。
围绕构建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近年来福建加大了产业对接力度,推进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和泉州、漳州台商投资区新建工作,两岸合作的第一个产业投资基金海峡产业基金投入运营。大力扶持台湾地区农民创业园建设,新增福清、惠安两个台湾农民创业园。加大双向经贸和投资力度,成立大陆第一个在台商会,福建省经商务部核准赴台投资企业25家。上半年,闽台实现进出口贸易额56.6亿美元,同比增长10.8%。还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海峡论坛等重大活动。
(原载7月27日经济日报,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