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五年成绩,令人欣喜的是:逆境中福建省外经贸有10个指标实现翻番以上增长!这些指标涵盖外贸、外资、外经、对台合作等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福建省外经贸发展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支撑带动力更强。初步核算,“十一五”期间福建省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相当于福建全省GDP的54%,出口累计增量相当于福建全省GDP增量的26%;规模以上外资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福建全省的47.85%;累计涉外税收约占福建全省税收总额的38%;外贸年均带动就业人数和外资法人单位年均吸纳从业人员分别占非农就业人数的30%和23%。
今天,我们讲述10个翻番以上指标背后的故事,是为了总结经验、继往开来,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再立新功。
对外贸易: 转变方式 优化结构
亮点数据
去年外贸总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比2005年翻一番,实现历史性突破,改革开放到2005年我们用了26年外贸总额才突破500亿美元,而“十一五”期间我们仅用5年时间就突破了第二个500亿;出口总额比2005年增长110%,翻了一番多; 服务贸易额比2005年增长102%,翻了一番。
面对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要求,福建省外经贸系统提出了“大物流、大口岸、大外贸”的发展新思路,设立了15个重点商品出口基地,成为推动福建省出口商品提升竞争力和实现外资、外贸、外经良性互动的新平台;出台政策扶持陆地港发展,4个陆地港成为福建省拓展腹地货源壮大港口经济新载体;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安溪)产业园开工建设,打造服务贸易发展新平台。
全国率先之举:率先申请将备案登记权下放至各设区市;率先建立省级出口品牌评定体系;率先构建国内首个区域电子商务平台;率先设立电子商务县(市)级专区和国家级行业平台——茶多网;率先与商务部联合境外办展,商务部与省政府创办境外自主品牌展会,已联合在境外举办9场福建商品展;率先引导企业并购国外品牌、构建境外营销网络;率先组织企业参与跨国采购。通关环境也在优化,率先实施省内进出口货物直通放行制度;率先实行跨省区、跨关检区进出口直通放行和区域通关。
外贸结构优化:初步核算,福建省对新兴市场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20.0%提高到2010年的23.7%;民营企业出口占比由2005年的21.7%提高到2010年的39.8%;企业平均出口规模由2005年的346万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580万美元;一般贸易出口占比由2005年的48.1%提高到2010年的60.6%;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速增长。
对外投资: 贸易带动 强势突破
亮点数据
2010年福建全省新批境外投资企业比2005年增长213%,协议投资总额增长1250%,中方协议投资额增长1412%,三项指标年均增长额分别为126%、168 %和172%。
五年前,提起“走出去”到海外投资发展,多数企业还感到陌生和茫然——为什么要“走出去”、如何“走出去”;今天,经过全球金融危机洗礼后的福建企业,纷纷把实施“走出去”作为适应全球化发展、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向价值链高端渗透的重要抉择。
“走出去”,到境外卖闽货,贸易与投资良性互动初显端倪。去年福建省新批境外企业中贸易型公司比重最大,129家企业共计在境外设立了以贸易为主业的企业134家,中方协议投资金额4.27亿美元,占总量比例分别为69.43%、53.04%,预计全年可带动出口6亿美元。
福建省在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中,按照“政府搭台,企业运作,政策扶持,讲求实效”的基本思路,引导和鼓励企业在海外建设境外加工贸易小区、贸易促进中心等多形式的境外投资合作区,以点带面,整合资源,集聚规模,规避风险,实现原产地多元化。目前,已在匈牙利、克罗地亚、古巴、南非、菲律宾等国设立的境外工业小区和投资贸易中心,产生了良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