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6年产值欲翻两番 厦门游艇要走大众路线(图)

来自:厦门商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91

五缘湾帆船港。(蓝添艺/摄)

马国良做了30年的船舶行业,进入游艇行业也已有10年之久,一直以来,他所在的欧星机械有限公司都在江浙一带做游艇上游的配件供应和服务。2007年,他派了2名员工悄无声息地来到厦门开了一家办事处,目标只有一个———看看厦门游艇市场到底够不够欧星公司“喝一壶”的。

  “结果到2009年第二届游艇展开幕前夕,我发现我们的同类竞争者突然在厦门多了起来。”———眼看着要来“抢一口”的人越来越多,马国良迅速下了决定———从湖里搬到五缘湾游艇产业基地,准备扎好马步开始竞争。

  [ 第一“激” ]

  争取“产业基地”落户厦门

  其实让“马国良们”最终决定入驻厦门的原因,还得归功于国家游艇产业基地的授牌。

  尽管厦门游艇制造业早在2007年出口额国内就已三有其一,拥有绝佳的港湾条件和气候环境,又与有着“游艇制造王国”之称的台湾一水相隔。按说如此优越的条件,厦门发展游艇产业可以说是天赋秉异,然而厦门当时在众多品牌的眼中,仍然只是值得观望的一角。

  2007年,留典芳曾经试图举办一次游艇展,但却因为各方面条件都未成熟而最终放弃。

  “我就想2008年一定要办起来。”留典芳说,“做调研、做宣传、搞活动,最终厦门游艇产业内的人士都联合起来,在2008年8月5日成立了游艇协会。”那天起,留典芳担任起了协会秘书长,“有了这个平台,协会与政府就可以很好地衔接协调,迅速投入筹备游艇展。”

  3个月的时间,厦门首届游艇展终于开幕了,“国家游艇产业基地”的牌子送到了厦门,一举撬动了游艇产业的新起步。“厦门游艇产业链由此渐渐成型。”留典芳说。

  [ 第二“激” ]

  游艇休闲要变成大众化项目

  2009年初,厦门游艇产业协会企业会员有80多家,2010年初已经增加到了128家;位于五缘湾码头的游艇品牌展销中心,14家新加入的俱乐部也已陆续入驻。这一次,厦门游艇业内人士开始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游艇是一个奢侈品,那么在中国能销售多少?”

  于是,在刚刚结束的海南博鳌论坛上,代表厦门游艇产业的发言人抛出了一个话题———做20尺以下、10万元价格的游艇,游艇要变成大众化休闲项目。

  “五缘湾早就在推动大众化活动,比如说频繁举办的帆船赛、OB帆船儿童培训班等等,希望能够通过海洋文化运动,让大家能够更多亲近海洋,亲近游艇。”正在大力推动游艇产业发展的路桥五缘湾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征学告诉记者,各种各样的大众化游艇活动已经开始了近一年时间。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更多推动小型艇,无论是从生产领域,还是营销领域。”留典芳说,这样才能够让大家敢于消费,改变游艇是奢侈品的观念。

  [ 第三“激” ]

  厦门游艇将可以跨区航行

  阿兹姆厦门代理公司董事长吴宗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许多富豪即使喜欢游艇,也很少会决定购买,各种航行限制让他们觉得眼下买游艇只是浪费。”

  “现在游艇的驾驶范围是有限制的,花了一大笔钱,乐趣却大打折扣。”一位曾经拥有过游艇的富豪说他拥有游艇的时光只有2天是最开心的,“一是到手的那天,还有一天就是游艇终于出手了。”

  因此,当3月18日那天晚上厦门8家游艇俱乐部加入了21家全国游艇俱乐部协作联盟时,参会的数名业内人士先后致电记者,兴奋地告知了这一消息。

  “这意味着厦门游艇可以游出去了!”一位业内人士说,“这个禁锢一打开,游艇航行乐趣大大提升,市场将会因此得到更快拉动!”

  “打开国内游艇法律法规的限制,厦门游艇产业将真正拉动内需,今年产值4个亿元,6年后产值16个亿元,这离厦门游艇业发展规划的未来六年翻两番的目标,就越来越近了。”留典芳说。(童一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