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第11号强台风“凡亚比”登陆漳浦,零伤亡。
10月23日,第13号强台风“鲇鱼”登陆漳浦,零伤亡。
三次台风一次比一次凶猛,在中央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漳州人民奋起迎战,经受住一次次考验,交出了防御台风的完美答卷。
第一时间响应
对每次台风预警,漳州全市上下都保持高度警惕,做到第一时间响应,赢得主动。只要防台风预案一启动,各级防汛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气象等有关部门立即进驻防汛指挥部,驻漳部队和武警也派出联络员进驻指挥部。
针对台风发展过程的不同特点,漳州市防汛办确定了各个阶段的防御重点。在防浪防潮阶段,重点做好沿海船只回港避风和海上渔排加固等工作,及时撤离海上作业人员;在防风阶段,重点防范城乡建筑高空物体落地,并及时组织抢修电力、通讯、道路等设施;在防雨阶段,重点做好地质灾害点、低洼地带等危险区域的群众转移,以及巡查水库、防洪堤等。
在今年的三次防抗台风过程中,漳州实行“市挂县、县挂乡、乡驻村、村包户”责任制,严格按“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防灾机制,通过建立自然村抗灾救灾联络员制度,在各个自然村确定8900多名联络员,及时掌握一线的灾情险情。
筑起安全防线
“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狂风暴雨中,漳州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道安全防线。在防抗“鲇鱼”中,漳州组建了923支党员抢险队,安全转移危险地带人员10多万人。
今年全球最强台风“鲇鱼”来临前,漳浦古雷海域3艘渔船因风急浪高无法靠岸,当地海事、边防等部门立即派出人员赶赴救援,成功把7名船员全部营救上岸。
23日上午,风浪冲过六鳌镇大澳湾堤岸,近千亩虾池面临溃堤危险。镇、村干部与边防官兵立即组成突击队,经6个小时艰苦奋战,保住了海堤。
中午,“鲇鱼”登陆时,一部载着临产孕妇的救护车被狂风刮倒的大树堵在路上。接警后,消防官兵立即赶往现场……路通了,孕妇被安全送抵医院,3小时后顺利产下一名女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