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建省新一轮援疆项目进展顺利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47

木垒县游牧民定居工程现已主体封顶,进入内外装修阶段。该项目预计10月底交付使用,届时,木垒县乌孜别克乡和白杨河乡的100户牧民将居有定所。黄培坤 摄

   建设中的玛纳斯县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工程——闽玛生态村黄培坤 摄

9月24日,虽然是中秋节假期,但吉木萨尔县中医院病房综合楼建筑工地上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忙着搅拌水泥,固定钢架。现场的厦门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董怀北说:“项目开工后,工期短,时间紧,中秋国庆两节我们都不休息,力争完成年前目标。”

吉木萨尔县中医院和庆阳湖乡卫生院综合楼是福建省新一轮援疆试点项目。县中医院病房综合楼计划投资3200万元,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现已完成投资额1300万元,楼房的三层即将封顶。庆阳湖乡门诊综合楼计划投资550万元,建筑面积1775.99平方米,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正进行外墙粉刷;同时购置救护车一辆、波姆光治疗仪一台。这两座综合楼建成后,将从根本上改善当地各族人民的医疗卫生条件。

今年,福建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全面实施经济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科技援疆的基础上,积极安排新一轮援疆工作,将援助重点向民生、基层、产业和老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倾斜。先期启动的7个试点项目,包括游牧民定居、扶贫搬迁,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和能够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设施农业项目及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月底,7个试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眼下,这些项目进展顺利。

在奇台县碧流河乡塘坊门村,最醒目的莫过于公路两旁的福建对口援建项目——闽奇现代农业示范园。园内,刚刚完工的标准大棚整齐划一,不少农民正在棚内移种菜苗。不远处,投资600万元的示范园育苗中心温室主体框架已安装完毕,投资360万元的示范园科研培训中心正进行三层墙体施工。

示范园育苗中心采用世界通用的文洛型玻璃建造,面积5000平方米,主要用于育苗、新品种及新技术展示,温室内采用智能系统控制,环境调控手段先进,低碳节能。碧流河乡党委书记陈彦兵告诉记者,大棚既可以让农民承包,也可以由农民购买。不少农民跃跃欲试。塘坊门村二组组长李万军想承包10座大棚。他说,育苗中心和科研培训中心建成后,指导农民科学种菜,一个棚一年至少能挣上万元。

呼图壁县的援疆试点项目是县第五中学教学楼。该县城中小学均分布在东部老城区,县城西部没有校点。新五中教学楼现已完成60%工程量,建成后,学校规模将达48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学生2400人,较好解决呼图壁县城镇化进程中的就学难问题。

木垒县的游牧民定居工程于7月初开工建设,为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如期完工,援建市漳州市与木垒县政府联合成立工程指挥部,全程监管工程。该项目为定居牧民户均配备住宅用房80平方米,牲畜棚圈100平方米,户均宅基地2亩,同时确保人均占有饲草料地5亩以上,使牧民定居工程十年不落后。

玛纳斯县农业经济发展较快,但农区经济与牧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目前仍有331户799人未定居。玛纳斯县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试点工程,目的就是要使未定居牧民“定得下、稳得住、能致富”。该项目目前已完成定居房主体建设94栋,养殖圈舍建设39栋,项目完成后,将使150户牧民居有定所。

昌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昌吉州唯一的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009年,福建省和昌吉州达成合作协议,在开发区内建设“福建工业园”,搭建福建企业落户昌吉承接平台。为创造良好的园区环境,福建省安排对口援助资金800万元,建设园区的基础设施。目前,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完成总工程量的90%,绿化带、草坪种植完成场地平整,正在做喷灌系统,所有项目将在10月下旬竣工投入使用,为福建企业落地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本报记者 黄培坤 昌吉日报记者 明文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