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唱歌、学剪纸、学画画、学煮方便面……对陈敏开们而言,“福乐家园”早已成为他们心中的第二个家。
作为为智障人士提供生活照料、康复养护、技能培训、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公益性的服务机构,“福乐家园”借特奥会东风,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遍布海西大地。
福建省有221万残疾人,涉及家庭人口近800万人。为使广大残疾人能共享社会文明进步成果,满足广大残疾人对生活照料、康复养护、技能培训、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的需求,借鉴北京“温馨家园”、上海“阳光之家”等模式,福建省从2008年开始在福建全省建设“福乐家园”。
2008年11月25日,福州首个“福乐家园”在鼓楼区开元社区挂牌成立;2009年12月1日,厦门海沧区“福乐家园”正式开园……经2年多的建设,目前福建省已建成近百家“福乐家园”,其中省级40家,市、县二级近60家,遍布各个设区市。今年,“福乐家园”建设被列入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助残工程”的项目之一。
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该中心推荐轻、中度智障人士约30人到企业从事轻度工作,但大部分人因缺乏劳动技能、交际能力差被辞退,智障人士迫切需要一个平台,进行康复、学习,进而融入社会。
“福乐家园”无疑是这样的好平台。“家长都会老去,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将来能自理。经辅导,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增强了,会主动与人交流,也变得更自信了。”鼓楼区洪山桥“福乐家园”的林凤贞老师说。
在本届特奥会上,许多参赛选手就来自“福乐家园”。这些曾自闭的孩子,来到“福乐家园”后变得渐渐开朗,具有运动天赋的孩子在老师的鼓励和训练下,拥有了站上赛场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