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福建省大部分产业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目前福建福建省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仅为1.1%;R&D占GDP比重为0.92%,低于全国0.6个百分点,大大低于世界发达国家中小型企业2%~3%的水平。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弱化、结构性缺工、工资成本支出增加将是未来企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趋向,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民币的升值趋势也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价值链向高端化攀升将是必须长期面对的紧迫任务。当前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研究制订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调整和完善产业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在节能减排、节水降耗、生物医药、海洋产业、信息网络、新能源、新材料、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加快发展,实现持续盈利。对企业投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项目策划生成落地、前期费用、项目融资、项目用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二是强化技术创新驱动。支持企业组建产学研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及上下游关联企业,围绕产业共性关键性技术突破和前瞻性产品开发,形成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充分利用6·18平台,支持企业承接高校、科研机构的行业领先适用项目成果,实现对接项目成果的产业化。
三是加快企业“两化”融合。在工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新型业态培育、企业技术改造等环节全面实施信息化技术改造,围绕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等方面,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的“两化”融合。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发展软件服务、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关键国产软硬件应用。
四是推进企业生态化。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实施节能、节水、环保和安全生产的技术改造,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支持企业创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清洁生产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节能技术改造、合同能源管理财政支持政策;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五是引导企业实施并购重组。坚持市场化运作,引导和鼓励企业利用产权市场组合各类资本,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通过债务重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等方式实施兼并重组,发展成为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集团化公司。对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强化配合协调,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六是拓展整合产业链条。引导企业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和价值链,以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为核心,建立稳定的产、供、销和技术开发等协作关系。进一步做好产业梳理,在区域产业布局和大项目建设中为产业链延伸预留充分的空间。强化对龙头项目和产业链缺失环节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七是促进企业管理创新。通过大力实施企业“管理创新工程”,培育发展职业经理市场,健全企业管理培训工作体系,引导企业苦练内功,强化战略管理、基础管理和营销管理,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推动企业管理精致化、精确化,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