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09年底,福建全省各种气瓶有639万只。这些出入千家万户的气瓶存在较大的安全监管难度。据了解,传统的气瓶管理一直沿用人工检查和手工记录的方法,准确度和便捷性受到较大的制约;且市场上的气瓶多采用喷涂号码,不具有防伪性,号码和标志很容易被不法商贩涂改,用户难辨真假。一旦气瓶出现事故,责任也难以分清。
质监人员介绍,条码相当于液化气钢瓶的“身份证”,纳入气瓶条码管理自动充装系统的气瓶身上,除了粘贴条形码、永久性的钢印编码外,还将标明下一次的检验期。气瓶条码管理技术可以通过读卡器的读取,自动对气瓶的充装、使用、检测等各环节进行适时记录,并可自动识别非本企业气瓶、未建档气瓶以及超龄气瓶,防范“黑气瓶”的产生。监管部门则可以随时了解掌握气瓶的档案信息、总量库存及其流向信息,更有效地对液化气钢瓶安全进行跟踪管理。(记者 姚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