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平,广大干部群众抢天时、战高温,积极有序地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眼下,南平市正按照最迟明年春节前并力争提前建成、让重建户搬入新居的目标,结合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农村住房重建工作,让受灾群众早日过上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农业灾后恢复生产是重点难点。截至目前,南平补播水稻种子14万公斤,补种中稻、晚稻面积13万亩,改种甘薯2.5万亩。扩种杂粮10万亩,扶苗洗苗56.71万亩。大豆和玉米将于7月下旬到8月上旬适时播种。农林牧渔等部门结合“千名农技干部下基层送服务促增收”活动,组织干部、技术人员深入灾区,服务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齐心协力恢复工业生产。截至7月6日,因灾停产的431家规模企业已有233家恢复生产。下一阶段,南平将结合结构调整、产业提升,组织实施一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初步计划实施5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0亿元;帮助企业修复水毁基础设施,协调保险、金融、税务等部门加大扶持力度,促使受灾企业尽快恢复生产。
电力和通信也已基本恢复。截至7月10日,12座35千伏以上变电站全部恢复,8条110千伏线路已恢复7条。10个县市68个受灾乡镇全部恢复供电。
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全面开展。截至7月9日,南平卫生防疫部门派出1330支卫生防疫队,发放消杀药品、器械合计价值114万元,累计消杀面积3100万平方米。7月9日,南平卫生部门对全市99份饮用水进行检测,全部合格;除延平区外的9个县市已基本完成清淤消杀工作,环境卫生转入常态。
在三明,灾区人民一手抓发展、一手抓重建,灾后恢复重建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三明市要求各级各部门紧急动员起来,树立正气、凝聚合力、坚定信心、全力帮扶。确保明年元旦前所有重建户搬入新居,明年6月前校园重建项目投入使用;同时,进一步压缩行政事业经费开支,集中资金全力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7月5日,重灾乡镇泰宁县朱口镇石辋村响起阵阵鞭炮声。在断水18天后,经市、县两级供水部门抢修,汩汩清泉顺着自来水管,流进了近300户群众的家里。现在,泰宁县城及各乡镇已全恢复供水,9万多人的断水问题得到解决。
7月5日,大田县主要领导带着交通、农业等部门人员深入太华镇泮车村,指导茶农抢收制作暑茶,为受灾茶农增加创收途径出谋献策。
将乐县围绕灾民安置、重点流域整治、道路桥梁、损毁农田等四个重点全面推进恢复重建。目前,已确定大源、余坊等灾民集中安置点,并在县城集中规划200亩土地,建设限价房,引导农民进城购买,2000户农民由此将得到妥善安置。
在龙岩,各地干群以比学赶超的激越雄心和坚强意志,加快建设美好新家园——
农业部门组织专家服务组,赴各县(市、区)重灾区,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改种补种、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指导服务。
经贸、安监等部门派出帮扶小组,深入现场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对煤矿、非煤矿山进行水患、地质灾害排查,对企业受淹厂房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帮助副食品基地修复基础设施。目前,全市停产企业大部分恢复生产。
“审批从快从简,建设从快从优,确保今年国庆节前完成第一层或主体建筑,原则上明年元旦前所有重建户搬入新居,对实行异地搬迁公寓式安置的可适当延迟至明年春节前搬入新居。”龙岩市委、市政府迅速出台具体扶持政策推进重建家园。
目前,龙岩市各受灾地区的重建家园工作全面启动,重建时积极引导灾区群众向小城镇、工业区和新村集中。截至6月底,全市已初步确定灾后集中重建点27个、1351户。日前,上杭县南阳镇两个灾后集中重建点分别在罗坊村汤坊自然村和南阳村南坑凹开工,这两个重建点拟分别安置10户全倒户及100户D级危房户。
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目前,福州对口支援三明、厦门对口支援南平恢复重建工作已全面启动。
福州市对口支援三明灾后重建指挥部成员根据各自分工,深入受灾点了解受灾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加紧设计施工。近期还将根据工作进展加快开展地质灾害评估、规划、设计等各项前期工作。为保证援建项目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福州市拟定省建总、市建总、省二建、福州市政工程公司等作为代建单位,选择一批急需开工的项目,立即着手项目立项、工可和施工初步设计,争取第一批援建项目于7月中下旬动工。
南平重建家园工作在厦门市对口支援帮扶下进度大大加快,第一批援建项目力争在本月内开工建设。7月10日,规划中的延平区大横镇葫芦丘村地灾户集中重建点工地上,挖掘机、推土机正在来回平整土地。目前,重建点的详规编制已完成。在建阳将口镇横塘村固县自然村安置点上,厦门和南平规划部门正着手安置点的规划设计。固县自然村在此次洪灾中倒房84户,当地决定整村搬迁,选择一块远离河道、四周平坦、占地100亩的村集体土地作为重建安置点。(徐树才 薛希惠 黄如飞 方炜杭 林忠武 陈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