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建省交通运输管理系统致力灾后生产重建全力保安全保疏运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25

洪水滔天,山崩路陷,泥石流倾泻……

在半个多月的防汛抗灾斗争中,各级运管部门、各运输企业齐心协力,挑重担、勇争先,充分发挥道路水路运输在抗灾救灾保障中的特殊作用。在极端危险复杂的通行条件下,福建全省未发生人员伤亡运输安全行车事故,灾区受困旅客疏运有序,重点抢险救灾物资抢运及时,确保了防汛抗灾工作取得最大成效。

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党组的统一部署,福建省运输行业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灾后重建,加紧恢复生产。受灾地区各客运企业、客运站紧急调集人力物力,开展汽车站清淤修复工作,对营运客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维修保养。货运企业马不停蹄地将一批批灾后重建物资运往灾区。

目前,福建全省乡镇及以上道路客运基本恢复正常运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灾区农村客运、内河航运正逐步恢复运营。

临危不惧 道路集疏运担当中坚

近半个多月,面对严重灾情,福建省运输管理系统全员行动,取消端午节、周末节假日,实行24小时值班。做到六个“心中有数”,即:旅客在哪里心中有数,车在哪里心中有数,隐患在哪里心中有数,雨情水情心中有数,天气状况心中有数,道路状况心中有数,及时指导运输行业防汛抗灾工作。

据统计,福建全省累计20541人次运管人员参加抗灾救灾工作,组织应急保障车辆2337辆,道路疏运滞留旅客和受灾被困群众325339人(其中疏运铁路滞留旅客100142人),运送应急物资5580吨。

运输行业防汛抗灾救灾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可是,从省交通运输厅领导到一线驾乘人员,人人心里感觉不到些许轻松。长时间的雨水冲刷浸泡,灾区部分县市地质安全状况非常脆弱。因铁路运输中断、学生放假、前一段时间停班滞留等因素影响,选择公路出行的旅客人数增加,福建全省日均道路客运量在200万人次以上,其中四分之一发往或途经南平、三明、龙岩等灾区。台风季节又要来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压力依然很大。

以人为本 旅客安全重于泰山

6月28日,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的统一部署,省运输管理局紧急召开福建全省运输行业防汛抗灾视频会议,总结福建全省运输行业防汛抗灾救灾经验,立即部署灾后重建保安全保疏运工作。

执行“四不发车”,稳妥逐步恢复灾区农村客车运营。坚决做到:车辆状况不好的不发车、道路情况不清的线路不发车、发生地质灾害的线路不发车、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线路不发车。

疏运铁路运输滞留旅客。近些日,各运输企业、汽车客运站合理调度,平均每天安排加班客车1100班次,疏运因铁路运输滞留旅客2万多名,满足了旅客的出行需求。

及时调整充实运力储备。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正抓紧充实必要的防汛设施和应急队伍,强化驾驶人员应急处置教育和培训,保证应急运力储备到位。

做好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督促下,各运输企业及时对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和车辆进行消毒,尤其做好灾区及进入灾区的车辆卫生消毒,确保灾后无疫。

加强客运安全管理。严把“三关”:即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关、客运驾驶员资格关。进一步强化农村、旅游客运安全管理,做好城市公交安全工作。全面落实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营运客车日趟检及“三不进站、五不出站”规定,加强从业人员安全应急处置教育培训。

构建和谐 客车成为温馨之家

6月30日,福州汽车北站。

“客车是我们流动的家,平安、文明靠大家……请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自觉做到不超速、不超员,困了、累了请进服务区休息。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欢迎旅客朋友们的提醒与监督。”在一辆准备发往南平的大巴车上,驾驶员杨师傅正和旅客们一起观看由省运输管理局统一制作的客车安全宣传短片。就在这时,杨师傅收到一条手机短信:“福银高速车辆通行正常。请注意行车安全。营运车辆GPS 监控中心。”

时间到了,准点发车。杨师傅驾驶的大巴停在了汽车站出口,驻站运管、企业管理人员登车检查客车日趟检等各项发车手续及车载人数。一切正常,杨师傅的大巴向着目的地驶去。与此同时,一条向闽西北方向延伸的实时轨迹以及随时截取的车内实况图像,清晰地留在了省运输管理局营运车辆GPS监控中心的电脑显示屏上……

保护广大旅客的出行安全仍是福建省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永恒的主题!

(闵运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