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发出后,八闽大地处处都涌动着爱心暖流,一点一滴的爱心凝聚起巨大力量,为灾区人民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截至7月2日16时,福建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共接受社会捐赠款物1521.29426万元;省红十字会本级接受社会捐赠款物959.228万元。
爱心,仍在延续。
普通百姓的心,牵挂着灾区人民
6月29日上午,70多岁的福州老人朱先生,顶着大太阳来到省红十字会捐款。朱先生不肯留下名字,自己捐了1000元,还代老伴捐了1000元。他说,老两口都已经退休,平时生活节俭,得知闽西北遭受洪灾,两位老人商量后,决定各捐出1000元表达心意。
6月30日,一位白发老人独自缓步来到募捐现场。因为视力不好,她摸索着从衣服口袋掏出一把钞票,点了又点。她说,这是1000元钱,其中500元捐给闽西北受灾乡亲盖房子,500元捐给那些穷孩子上大学。老人叫史英,今年已89岁,身体孱弱仍不忘奉献爱心。她是目前省红十字会接待的最高龄的现场捐赠者。
当郭培来到省红十字会募捐现场时,已满头大汗,捐出200元钱,接过捐赠发票,就匆匆离开。郭培是位律师,从2004年9月大学毕业起,每个月都按时来到省红十字会捐款。6年来,省红十字会办公场所从湖东路搬到湖前路,再搬到华林路,无论搬到哪里,每个月都能见到这个年轻人的身影。他也被志愿者敬称为“铁杆爱心志愿者”。
一位女士来代替丈夫郑先生捐款3万元,希望定向捐给将乐、泰宁、顺昌3个严重受灾县。这位女士不肯留下夫妻俩的姓名,工作人员记得,她在不久前曾来为玉树地震捐款,平时也多次帮助过新闻报道里的病童。
一位从事房地产业的陈老板,也委托驾驶员送来1万元捐给灾区。据驾驶员介绍,老板平时经常资助别人,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都有大额捐款,但从不留名。
爱心继续汇聚,让更多笑容绽放
6月28日下午3时,8辆满载本报与省红十字会救灾物资的卡车从福州驶向南平、三明、龙岩灾区。此前,省红十字会已拨出了5批价值181.68万元的救助物资。此次救灾物资有矿泉水、衣被、拖鞋、发电机、药品、消毒剂等灾区急需物品,总价值208.468万元。
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1300多名师生受洪灾影响食物紧缺,红十字会紧急调运1500公斤大米,250多公斤猪肉、100箱矿泉水、2000支蜡烛,冒着大雨,驾驶着冲锋舟,运送到西芹校区。
救灾物资到达泰宁县城后次日一大早,一辆装满生活物资的卡车就驶向杉城镇梅桥村。在村口,省红十字会搭起了一个临时赈灾点,村里37户受灾户排起了长队。一袋大米、一箱方便面、一桶油、一床被子,领到救灾物资后,一位妇女在摄像机镜头前流下了热泪。随后,省红十字会为村里的5户重灾户送去了慰问金。
如今,灾后重建正在进行,灾区人民期盼得到更多的帮助。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捐赠行列中,继续汇聚爱心,让更多的笑容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