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龙岩告急!三明告急!南平告急!
责任重于泰山,险情就是命令。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福建福建省军区党委高度重视,紧急召开党委会议,研究部署当前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迅速启动抗洪抢险预案,立即成立抗洪抢险前线指挥部,动员广大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奔赴抗灾第一线。
6月18日,福建福建全省大部再次连降大暴雨。受此影响,南平、三明等地多处地段发生险情。时间就是生命。福建福建省军区司令员汪庆广、政委朱生岭分头带领机关前指人员,与紧急调集的某海防师和某海防旅官兵一道,以连夜紧急摩托化行军的方式,急赴南平、三明。
19日,鹰厦铁路大范围塌方。接到命令后,海防某师副师长钱进,带领120名官兵马不停蹄紧急救援,清除淤泥、抢堵缺口。当听说周边受困群众生活物资缺乏时,官兵又翻山越岭,为群众送去大米、油盐等生活物资7.8吨,解决了300多人的生活危机。
22日,正在泰宁执行清淤任务归来的救援官兵,在县城至朱口镇路段发现朱溪河里漂浮着一辆轿车,某海防团副参谋长凌伟飞奔过去,纵身跃进湍急的洪流中,牢牢抓住受困群众,奋力将4名群众拖上安全地带。
6月20日19时,南平市南山镇店口电站水库超出警戒水位,水坝部分出现崩塌。接到求援电话后,某海防旅100名官兵携带抢险工具和物资连夜驰援。到达指定区域后,官兵们一边迅速开挖泄洪渠、打木桩、运沙袋、垒沙包,一边加固堤坝,并用麻袋装好黏土防渗,抓紧回填塌坑,减少水库岸堤压力。经过官兵们一昼夜奋战,水库险情排除了,下游2万多名群众的生命转危为安。
从6月13日开始,顺昌县连日遭受强暴雨袭击,位于316国道上的新屯桥被洪水冲毁,而此桥是连接顺昌通往邵武、光泽的必经之道。顺昌县人武部部长张成新、政委陈向东主动请缨,带领8名人武部干部职工,驾驶一艘冲锋舟为群众“摆渡”。连日来,这艘冲锋舟往返两岸400多趟,帮助1000余名群众顺利过河。
抗灾一线党旗红。为激励官兵争先创优,福建省军区决定在抗洪抢险部队中,开展实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争创先进党组织、先进共产党员活动,在救援队伍中成立“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等组织,用实际行动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21日,泰宁县新桥乡水埠水库下游王家坑50名群众被洪水围困。“跟我来!党员先上!”海防某团副团长过惠东冒着泥石流侵袭、山体滑坡被掩埋的危险,带领38名党员干部,兵分三路,一边抢通路障,一边命令“党员突击队”强力推进,经过4个小时奋战,成功将50名受困群众安全转移。
一个党员一面旗。在抗洪抢险斗争中,福建省军区广大共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身影。他们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了满意的答卷,被群众称赞为“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个标杆。”
“党员就要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这是某海防师摩步营教导员孔维波在救灾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从20日到27日,他带领的23名“党员模范队”队员,顶风冒雨,一路奔波,向泰宁县朱口镇、新桥乡、上青等重灾区运送电线杆200多根、变压器30多台,架设电线3万多米,抢运各类供电器材4000余件,保障了朱口镇、新桥乡、上青等乡镇及早通电。
官兵们奋勇当先、排除万险,在抗灾中经受考验。26日下午,某海防团张勇等12名抗洪抢险战士庄严宣誓,火线入党。22日11时20分,某海防旅战士田佳运在帮助南平市延平区红星村受灾群众清理倒塌房屋时,发现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面放有金项链、银手镯、钻戒、金戒以及清代光绪银元、孙中山头像银元等金银首饰。在金钱诱惑面前,大家却毫不动摇,在第一时间如数上交到驻村委会。在这次搜求抢险中,这个旅共清理出金银铜器具15件,现金3万余元,存折7份,总价值约10万元,全部如数上交。
一个个险情被排除,一个个群众被转移。连日来,在受灾严重的地区,福建福建省军区广大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为了群众利益,他们连续作战,每人每天突击抢险超过9小时,却没人言苦叫累。以钢铁般的意志与洪水殊死搏斗,与时间赛跑,与困难作斗争。他们在抗洪抢险一线,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共参加抢险战斗上百次,其中排除大险35处,转移群众数千人次,以自己的忠诚,赢得了八闽大地人民的信任和赞誉。(陈小军 吴振洲 丁心栓 曾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