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建全福建省卫生系统做好灾后防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来自:省卫生厅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19

6月25日,福建全福建省卫生系统进一步做好灾后防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桦出席会议并讲话。

福建省卫生厅厅长杨平在会上对继续做好灾后防病工作提出几点要求:

一、安全用水要抓落实。

要保证灾区群众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灾后各级政府要及时组织对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设施和饮用水进行检修、清理。集中式水厂要加强饮用水消毒处理,分散供水要进行拉网式的检查。加强水质监测,增加监测频次,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内要坚持每日监测,尤其做好集中式供水单位监测工作。对水淹的水井要清理后使用漂白粉精片进行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

二、尽快开展清淤和环境整治。

洪涝灾害对灾区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大量动物淹死腐烂,加之气温偏高,致使蚊、蝇大量孳生,卫生状况恶化,这些因素都容易引起传染病发生与流行。所以要彻底清理淤泥、垃圾,每个县、乡镇要有专门的垃圾处理场所,集中处理垃圾。对污泥、生活垃圾、人畜粪便、腐烂植物和动物尸体进行彻底处理。组织群众清理室内外环境,排除积水,填平坑洼,铲除杂草,疏通沟渠,修复厕所和其他卫生设施,清除蚊蝇孳生地。

三、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一是要抓重点,对重点部位如灾民临时安置点、厕所等人员活动场所进行消毒。二是要讲科学,每个乡镇、社区要设置消毒药品配制供应点,将漂白粉配成澄清液后分发使用,将乡村医生、基层干部培训后开展消毒工作。三是要分阶段,即先清淤、后消毒、再灭虫。四是要与灭鼠工作相结合,防止鼠传疾病发生。

四、加强灾民临时安置点的卫生管理。

目前,临时安置点环境条件较差,要加强卫生管理,合理布设垃圾收集站点,做到日产日清。对粪便要进行集中处理消毒。要设立临时医疗服务点,加强医学巡查,为转移人员开展医疗服务,及时发现传染病疫情。

五、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

在灾区实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灾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确定专人负责。以县为单位,做好灾区重点传染病的疫情分析与预测预报工作。要主动搜索疫情,加强发热、腹泻等症状监测,一旦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立即上报,并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或疫情的扩散蔓延。

六、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切实保障灾区群众食品卫生安全。

各级政府要协调食安办和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监管单位加强食品安全检查。依法打击制售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卫生部门要加强餐饮、食堂食品卫生监督,严禁使用水淹食品原料,做好食品索证工作。

七、大力开展卫生宣传、健康教育。

各地要组织多种形式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宣传灾后食品安全、饮水卫生知识。教育灾区广大群众不饮用生水,食物要煮熟煮烂,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和掌握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自身防病能力。

八、统筹卫生资源调配,加强技术指导。

一是组建医疗卫生救治防疫队伍,分赴各受灾乡镇开展巡回医疗和灾后防病工作。每个县要有设区市派出的医疗卫生人员,每个乡镇要有县级派出的医疗卫生人员。省里也将组织医疗卫生人员支援灾区。二是参照南平市做法,三明、龙岩市也以市政府名义下发洪灾卫生防疫技术方案,指导灾区进一步做好灾后防病工作。

杨平厅长要求,各级卫生部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克服困难,振奋精神,继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顽强拼搏的精神,努力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确保灾区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