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至6月13日,福建福建省委、省政府、福建省人大、福建省政协领导及福建全省9个设区市和18个省直部门“一把手”组成的工作检查组,在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亲自率领下,一行80多人,按每个设区市一天的行程,逐一深入9个设区市“拉练”检查。
12天中,检查组驱车数千公里,途经23个县、市、区,查看了75个工业企业、社会民生事业、港口开发、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党建、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看家”项目。
现场看项目、实地论发展、当场议问题、集中说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就要从转变一省一市一县领导干部的发展观念、工作作风入手。福建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拉练”总结中说:“如果通过这次拉练,让我们这些肩负着一省一地发展重任的主要领导干部,真正转变了发展观念、统一了发展认识,深刻领悟了转变方式的重要意义,这比再多上几个项目,更有价值!”
“不看不知道,不比不明白,不争不理解,不变不得了”
6月7日,“拉练”第六天,走完6个市。检查组发现了这沿海6市的一个共同点:都有一个庞大的发展临海产业、兴建数百万吨级港口的规划。需要建这么多大型港口吗?这成了6天来最激烈的争论焦点。
福建有3700多公里的海岸线,港口资源极为丰富。发展临海重化工、建造全国甚至世界一流港口的战略,成为沿海6市争相抢占的制高点。而去年底,福建福建省委、省政府决定整合福建全省港口,把分布在6市的100多个港口整合为三大港口群,分类建设、错位发展。面对可能带来百亿投资、千亿产业的“诱惑”,谁又甘愿放弃呢?
从第一天开始,环保、交通、外经、海洋等多个职能部门的“一把手”,从各自行业职能与对全局的思索出发,对地方的建设热情提出质疑,最后连几位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也一起加入探讨:
“我们到底有多少货可以运?如果没有货源,即使建成也是空港,而不是港口经济!”
“有的港口规划吞吐能力是500万标箱,去年才完成50万,今年也只有70万,这样的浪费我们经不起!”
“光有港口,没有航线,成本不会下降。港口再多,只能导致内部恶性竞争!”
……
“港口优势要发挥,必须站在福建全省高度,统一布局,绝不能变成又一轮‘多、小、散、乱’。拉练后我们马上召开专门会议,对以上问题认真解决。”省长黄小晶明确表示。
“原本一直在向省里积极争论我们建集装箱港口的优势。”宁德市委书记陈荣凯说,“经过这几天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想,现在我们认为这个项目要慎重考虑!”
争论、思考,再争论、再思考……每晚的讨论会上,这成了最常见的画面。“不看不知道,不比不明白,不争不理解,不变不得了,这是我们参加这次检查的最大收获。”来自各地的“一把手”们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