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一个电话就让我轻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来自宁德古田的23岁农民工陈乾明在福州求职屡屡碰壁后灰心之余,无意中得知拨打“12580求职通”就能找到工作后,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了电话,向客服人员提出求职信息和意向后,立即得到一个推荐岗位。经面试,他顺利被福州一家邮政快递公司录取。“现在,社保、医保都有了,收入也很满意,我很满足。”
“我们的工作就是帮求职者找到满意的工作,帮企业找到合适的人才。”福建最早获得资质的民间就业服务中介机构——麦斯特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裁李妍菲告诉记者,针对很多农民工很少上网、读报,近日,麦斯特联合中国移动推出“12580求职通”便民服务平台,求职者只要一个电话就可免费获得求职信息,还有专人针对求职者的情况和需求为其推荐适合的岗位。
“大三大四可免费去名企实习,找工作时可免费进行人才测评并得到量身推荐的工作岗位。我们不用像打仗一样到处去各地招聘会赶场子,既节省了费用,又增加了成功率。”福州大学2005级法学院毕业生洪凤平说,如今,越来越多大学生热衷于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和其他行业相比,民办就业服务组织从一出生就带有浓厚的公益色彩。以麦斯特为例,2003年成立于福州的这家民营人力资源机构,每年帮助2万—3万人实现就业。近年来,公司为数百家企业输送人才,解决了近20万人的就业问题。
在收获良好的社会效益之时,公司也取得长足发展。经7年努力,麦斯特已从一家小公司发展到分公司遍及厦门、泉州、广州、深圳、南京、长沙、武汉、北京等地,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几十个招聘点,合作的大中专院校达上百家,形成了以福建和广东为中心,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公司去年营业收入达数千万元,是2004年营业收入的12倍。
民办就业中介年内力争达300家
今年,福建省劳动力供给将进一步增加,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预计将达46.5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21万人,城镇可能新增登记失业人员20万人。加上本省新增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外省入闽劳动力就业,“就业难”现象将依然严峻。与此同时,部分企业所需的技术性劳动力不足,随着经济回暖企业需求剧增,“招工难”现象依然存在。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这一矛盾,成为福建省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24日召开的福建全省就业工作会议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明确表示,福建省将率先在国内建立完善鼓励各类民办职业培训和职业中介机构参与就业服务的激励机制,每个县(市、区)至少要引导3-5家社会力量开办规范的就业服务中介组织,并落实相应的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政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做好福建省就业服务工作。
这意味着,今后,福建省像麦斯特这种以“促就业”为己任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将越来越多。
“就业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政府要履行的是促进就业的责任,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做好促进就业工作,政府可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研究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福建省就业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行政职能,积极培育和扶持就业服务市场主体。组织、推动、鼓励、支持、帮助、引导社会力量开办就业中介组织开展就业服务。
据透露,今年,福建省培育、扶持民办就业服务中介组织将力争达300家,它们将享受与政府部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同等的政策优惠,并得到专项资金扶持。
“有了社会的青睐和政府的支持,相信就业服务产业一定会成长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而这个产业的壮大又将有力助推福建省就业工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李妍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