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品牌带动 福建省名优百花齐放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07

近几年,福建省认真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从争创品牌、政策扶持、指导服务等方面入手,大力推进品牌农业发展,做大做强一批品牌农业企业,不断提升福建省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扩大福建省农产品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推动福建省农业向品牌化方向发展。

  特色农业走向品牌化

古田县高头岭东门路刘桂芳从1999年开始种植白木耳,如今拥有专业菇房6座,年纯收入3万多元。去年,古田银耳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后,知名度大了,上门买银耳的人多了,价格也更高了。借古田银耳品牌之势,刘桂芳一家走上了致富路,夫妻俩合计着再建2座菇房。

通过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提升农业经济的规模与效益,已成为福建农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福建省耕地少,但农业特色鲜明。发展农业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是农业部支持推进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通过制定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布局和配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特别是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等举措,福建全省形成了临海蓝色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和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等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更可喜的是,特色农业正走向品牌农业,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名牌农产品。

目前,福建全省拥有涉农类中国驰名商标22件,有涉农类中国名牌产品19个,有中国名牌农产品10个,“安溪铁观音”、“柘荣太子参”、“琯溪蜜柚”成为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有涉农类福建省著名商标236件,有涉农类福建名牌产品419个,累计有38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特色农业的品牌化,极大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安溪县大力发展“安溪铁观音”品牌,全县107万人中有近80万人从事与茶业相关的产业,仅茶业产值就达45亿元,不但摘掉贫困县的帽子,还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一批品牌农业企业脱颖而出

2009年11月,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了众多参展者的眼球。展会上设立的品牌农业金奖企业展区,丰富多样的现代农产品,令人啧啧称奇,眼花缭乱。

“福建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被称为福建省农业企业的最高奖项。荣获过金奖的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表示,天福集团从3000万元新台币投资起步,短短十几年发展到1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并通过一系列质量体系认证、获中国驰名商标,正是品牌经营所带来的。

近几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着力扶持培育一批品牌农业企业,通过这些品牌企业,充分发挥带动示范作用。

从2007年起,福建省开展了“福建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评选活动,每年花博会期间进行评选,获奖企业会获得省政府给予的100万元的奖励扶持。福建省还组织前两届获得品牌金奖的企业,与省直有关单位直接进行对接座谈,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品牌金奖农业企业的评选活动,在福建全省农业企业中形成了创品牌、树品牌的良好氛围。

目前,福建全省共评出了65家品牌农业金奖企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使用权的有22家、获得“福建著名商标”使用权的有75家;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有14家,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的有11家,获得“福建名牌产品”称号的有135家。在漳州,甚至形成了一批有区域特色的全国知名农业品牌,平和琯溪蜜柚占全国柚类产量的30%,诏安成为全国最大的青梅加工和出口基地,东山水产品加工出口占福建全省的1/3。

  有品牌 更安全

在厦门,说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银祥,这句话一点都不为过。银祥放心肉、银祥豆制品,市民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厦门银祥集团2007年荣获福建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但是,市民们对银祥产品的放心,并不是冲着金奖的盲目崇拜,而是银祥集团扎扎实实的安全标准生产。银祥集团在无公害养殖基地建设基础上,创立了“统一原料供应、统一良种繁育、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饲养管理、统一卫生防疫、统一产品回收”的银祥模式。这种模式还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成为福建全省乃至全国“放心肉”的著名品牌。

除了银祥集团,福建省知名品牌农业企业莆田东南香米业公司大米的生产标准达到国际水平,公司获得18项专利,生产的大米2004年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产品供不应求。东南香生产安全大米几乎成为人们的共识。

在福建省很多品牌农业企业中,“品牌”等于“安全”并不是一句大话,创建品牌农业的过程中,福建省不断提升品牌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收获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制定了一系列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福建省鼓励龙头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开展质量认证和创立品牌。目前,福建全省共发布了745项农业方面的地方标准和农业技术规范。许多龙头企业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率先推行ISO9000、ISO14000和HACCP等质量认证体系,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质量标准水平。福建全省已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1个,累计有72家单位成为全国良好的农业规范试点单位,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实现了标准化生产。福建全省累计并有效使用标志农业三品1804个、企业1092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239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29家。(本报记者 李艳 实习生 黄遥子 赖雅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