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增强信心,增强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一席话,引起代表、委员的强烈共鸣。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今年两会上最受关注的关键词之一。
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上了生动一课,转“危”为“机”,转型升级,一个“转”字,打开了生存发展的空间
代表、委员们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倒逼效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重要契机。我们要抓住国务院出台支持海西建设《意见》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转变方式提升发展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些来自企业的代表、委员,纷纷以企业的经历,例证“转变”与“发展”统一的显著成效。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华闽公司产品销量大幅增长。企业发展的提速,正是源于发展方式的转变。”福建省人大代表、华闽集团董事长刘平山表示。去年,在外销低迷的情况下,企业重点转入内销,拓展国内市场,下属企业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华闽汽配厂依靠科技创新,产品供不应求,产值增加一个亿;南方生物制药公司产品供不应求,又新增了生产线;在国内几乎所有人造板厂都亏损的情况下,建瓯福人林业有限公司逆市飘红;莆田华闽华居古典家具公司产品走俏,订单要一年后才能交货,又投资1亿多元建新厂房。
去年,华闽利用国家拉动内需政策,依靠科技创新,内贸增长3亿多元,实现出口减少内销补,并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面对发展的良好态势,公司在福建全省建设120万亩原料林基地,并探索与农民走合作造林之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效应在危机中充分显现,得益于我们利用福建劳动力优势和企业现金流充裕的优势,走劳动密集、资金密集、科技密集型发展之路的准确的转型定位。”刘平山说。
代表、委员们认为,传统产业加上高新技术就能实现转型升级,也能带动发展、带动就业。因此,在发展高新产业的同时,不能简单地把劳动密集型产业淘汰,只要依靠科技创新,传统产业也能够转型升级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国际金融危机造成智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面对严峻挑战,企业练内功降成本、抓技改增活力,在行业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实现3000万元利润。“抓技改促发展保增长。”福建省人大代表、公司总经理林书生一语道破其中奥秘。
去年初,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剧,这家企业仍保持技改强劲势头,追加投资3400万元,最大限度地降低消耗。最先投入运行的溴化锂制冷系统技改项目,突破了夏季生产因冷源不足造成产能减少、消耗增加的瓶颈;脱碳项目投入技改资金1400万元,年可降低成本400万元;返焦回收装置投入340万元,年可降低成本200万元。这些项目大大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化工企业能耗占成本的70%,企业技改才能可持续发展。”林书生表示,节能减排不但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务,也是化工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今年,公司将继续加大技改力度,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并谋求通过上市融资,优化资本结构,壮大经济规模。
转变,是为又好又快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任重道远,需要上上下下付出更大的努力
代表、委员们认为,去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福建省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但是,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福建省产业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新兴产业项目不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还有薄弱环节,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还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积极扩大消费需求。
“发展战略的调整是现阶段的客观要求。”福建省政协委员、民进南平市委副主委崔继军认为,长期以来福建省对出口需求和投资需求过度依赖,有效需求不足,投资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他提出,要把改善民生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把握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运行机制,针对薄弱环节,加大面向消费的投入,促进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协调同步发展;建立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机制,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促进就业增长,扩大农村消费,不断提高消费能力。
“稳步推进城镇化是新时期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福建省城镇化应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不断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人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提供必要支持,为扩大消费市场拓展新的空间。”福建省人大代表、莆田市科协副主席陈范认为,近年来,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质量没有跟上,即便由乡改镇了,但因缺乏支撑城镇经济发展的支持产业,外来劳动力和人口难以进城镇立足,难以形成可靠的消费群。在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中,不能只追求速度的“单兵突进”,更要切实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他建议,强化对城镇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建设的指导、监督和协调,培育一批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
“福建省先进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的任务还很艰巨。”福建省政协委员、农工党福建福建省委副主委、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研究员姚元根说,比如,在自主创新方面,福建省新产品销售收入率仅为12.85%,比全国平均水平约低2个百分点;福建省技术进步过于依赖外引,多数企业仍满足于通过购买技术、设备,获得较低附加值的短期收益,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明显不足。他认为,要培育创新能力,注重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掌握先进制造业技术,提升先进制造业基地整体技术水平。
发展方式要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转变。代表、委员们提出,要积极促进产业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转变,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应作为福建全省经济发展更上一个台阶的奠基石。”福建省人大代表、泉州市洛江区委书记吕竞提出,经济快速发展也将带来能源消耗总量的增加,因此,节能降耗是福建省经济发展当务之急,也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佳选择。福建省在节能减排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力度。(王永珍 赖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