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初开展“司法公信建设年活动”以来,福建全省法院系统“学以修信、能以强信、严以立信、廉以成信、绩以彰信”,以优质、高效、权威的司法成果取信于民,实现了对司法公信从认知到实践的跃升
能动司法服务大局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去年,全国树脂工艺巨头厦门星星工艺品公司,因资金链断裂而轰然倒下。闻讯赶来的供应商索债无门,试图哄抢企业物资;3700多名工人讨要工资无着,群情激奋……厦门市海沧区法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保全措施,防止公司财产被哄抢,同时及时商请海沧区妥善解决,使工人顺利领到了工资。
让产品市场占有率、研发能力均为国内领先的星星公司就这样消亡吗?本案审判长、海沧区法院副院长李加胜认为,“让这样一时‘患病’的企业‘死亡’,无论对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是无一利的。”
以司法之力,帮助这家企业重新站起来!海沧区法院与数百名供货商多次接触商谈,为星星公司开启破产重整大门,同时连续召开5场座谈会,走访债权人沟通协商,并修改重整计划草案。如今,重获新生的星星公司轻装前行,在投入生产前,就已获得海外市场800万美元的订单。
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案件总量骤增,对法院的司法能力提出新挑战。省高院着眼大局,找准定位,发挥司法能动,服务保障海西建设。去年6月,省高院向最高人民法院报送了《关于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大战略部署情况的报告》,并提出相关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意见,明确把服务保障海西建设纳入总体工作部署。
此外,省法院制定了一系列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司法对策,指导福建全省法院办案;成立审理国际金融危机引发案件专门合议庭,健全大要案报告制度、群体性纠纷和重大敏感案件社会效果预评机制,集中审理。南平、龙岩、宁德等地法院开展“百名法官进百企”、“司法暖企”等活动。据统计,去年,福建全省法院顶住办案压力,依法履职尽责,共办结各类案件41万余件,其中审结刑事案件近3.5万件,民事案件22万余件。同时,福建全省法院法官走访企业2254家,提出司法建议487条。
亲和司法贴近民心
一辆法庭专用车,时而穿行于市井小巷,时而巡回在城市社区。这是晋江法院去年推出的全国首个集办案、开庭和法制宣传等诸多功能于一身的社区巡回办案专用车。该车投入使用以来,速调、速立、速裁、速执,将138起纠纷化解在基层。
去年底,晋江安海镇西安村的一对夫妻因琐事发生争吵,丈夫一气之下诉至法院请求离婚。安海法庭负责人乘着巡回办案专用车来到西安村,邀请村治保主任、调解员严呈岑一起参与调解。几番教育下,夫妻俩重归于好,一起赌气官司得以消解。严呈岑告诉记者,有了巡回办案专用车,现在,百姓在家门口就可打官司,就连调解员也可零距离地了解法官的办案方式,增强调解能力。2009年,全村发生的纠纷比上年度减少了一大半。
公信连着民心。去年,福建全省各级法院把完善司法为民工作机制摆上突出位置,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司法便民利民的各项措施。省法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司法便民工作的若干意见》,新推40条司法便民的具体措施,涵盖立案、审判、执行、信访等环节。
一系列惠民之举,让司法贴近民生、彰显关怀。在福州中院,对社会关注的案件试行网络庭审直播,庭审被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厦门中院,案件一经立案,当事人即可通过法院的短信服务平台,第一时间了解案件相关信息;在长乐等地法院,专门设置判后答疑窗口,法官为当事人提供法理咨询……
在2009年福建全省文明行业创建工作考评中,法院在37个行业中名列前茅,被授予福建全省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行业称号。福建全省法院强化诉讼调解工作,一审民商事案件调解撤诉率达69.54%,同比上升5.07个百分点,行政案件协调率达39.5%。一年来,福建全省法院在偏远乡村、海岛设立巡回办案点670个,就地审理案件9231件,为经济困难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1013万元。
品牌司法铸就公信
2009年3月27日,因一起借款合同引发纠纷,吴元把林辉诉至莆田市秀屿区法院。在该院的立案大厅里,双方被立案庭法官引至触摸屏前,从74名调解员信息数据库中,合意选择一位调解员,并由这名调解员调处纠纷。
这是莆田中院首创多元调解衔接机制的一个片段。该院建立基层法院与人民调解等诉讼外调解组织的联系,形成以人民法院为主干,司法所为纽带,村(居)调委会等为基础的三级调解网络,整合多种调解力量,聘任调解员、特邀调解员,群众一旦有了纠纷,就能及时得到化解。去年,这个经验被中央政法委作为全国维稳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
公信连着形象。“司法产品同样需要立口碑、铸品牌、树形象。”省高院负责人时常告诫法官,“司法活动的高质在于案结事了,高品在于公正廉洁,高新在于特色品牌,高端在于人民满意。”
去年以来,福建全省法院三级联动,协力同心,打造具有海西特色的司法品牌——漳州法院在全国首创具有独立建制的涉台审判庭,率先开启涉台专业化审判的先河;泉州法院持续深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诉讼调解、见证执行活动;厦门海事法院廉政建设结出硕果,建院20年来,实现队伍“零违纪”……
在创建特色审判品牌、司法服务品牌中,福建全省法院去年共有151个集体受到省级以上表彰,涉台审判、少年审判工作和立案信访窗口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司法公信建设活动是一项全局性、整体性工作,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看,公信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省法院院长马新岚表示,今年,福建全省法院将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着力抓好能动司法、化解矛盾、清积建制、调解优先等十个方面的工作,切实做到公信立院、公信立庭、公信立人。(本报记者 闵凌欣 通讯员 何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