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3万余闽企成为员工安稳的家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10
29岁的湖南小伙雷毅樊在晋江市安海镇一家鞋厂设计鞋样,元月10日,他打电话回老家:“厂里赶订单,春节我要加班,不回家了。”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去年这时候我从广东东莞一家鞋厂失业回家,春节愁死了。节后来福建找到了工作,一年干下来,挣了好几万块哩。”

雷毅樊的经历,只是去年春天“转战”福建省找工大军的一个缩影。为了应对持续加深的金融危机,当时福建全省有3万多家企业参加了一项“共同签约”活动。雷毅樊作为员工代表,与企业、工会签下一纸三方约定:企业方承诺尽最大努力不裁员、不欠薪;工会方承诺主动依法维权,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员工方承诺与企业、工会共克时艰、共促发展。

这一纸约定,架起了企业、工会、员工三方同舟共济的信任桥梁。

如今,绝大多数的企业兑现了当初承诺。有不少企业不仅没有裁员,反而依据生产情况适当进行招工。去年第四季度,省总工会对福建全省30多个工业大类行业的300多家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企业虽然在去年第一季度不同程度地出现订单减少、开工不足等问题,但他们苦练“内功”,积极“外攻”,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和开拓国内外市场,从去年4月份起,生产经营形势开始回升,经济效益不断好转。

企业的“不裁员”承诺,成了员工们的坚强支柱;员工们信心十足,则是企业“危”中寻“机”谋发展的坚强后盾。

福清的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从践诺中得到回报。去年6月至8月,福州、宁德、莆田等市总工会举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金点子大赛,该公司的“注塑机节能改造”方案荣获“十佳金点子”称号。而这个金点子,正是该公司一线员工贡献的。员工们说:“企业竭尽全力保证我们有活干、有钱拿,我们也应该对企业有信心,尽我们所能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应对危机,需要比黄金更宝贵的信心,也需要关爱扶持务工人员的扎实举措。据统计,截至去年底,福建省各级工会已组织大型职业招聘会149场,建立职工(农民工)就业培训基地200多个,其中有4家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工会就业培训基地”。获得培训的职工(农民工)有7万多人,有21万多名职工(农民工)从中获得就业介绍服务,28554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我的很多老乡在招聘会上签到中意的企业。”雷毅樊告诉记者,他到晋江后就开始关注各种招聘会,还到当地工会了解就业信息,及时反馈给老家乡亲。“去年根据我提供的信息来泉州打工的老乡有近20个。如果今年企业效益更好,我会专程回家一次,叫更多乡亲来福建打工。”雷毅樊说。 (储白珊)

相关阅读